我的位置:

中国医药产业未来趋势分析

发布人:管理员


 1.jpg

一、背景 

     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同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内容提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由此看来,不管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化医药改革都将是我国2016年的一项重要任务。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之一。近些年,我国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从各个层面来完善医药领域的改革,推进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药改还是很不全面、不系统的,医药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很多困境。 1.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制约医药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很多行业还在发展过程中。医药行业是非常特别的行业,创新研究开发本身难度很高,周期很长,风险很高,所以中国历史上以仿制药为主,大家不愿意创新也不敢创新,而且创新可能又做不了,这也是历史的一个过程。

     我国医药产业何时能加强有效供给,让百姓不再望药兴叹。“孤儿药”难买、抗癌药太贵现象的背后,是我国医药产业体系中结构性的问题长期存在,药企小、散、乱,招标、医保等市场准入制度僵化滞后。医药行业现在面临着很多困难, 提升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发展创新药物,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限是制约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我国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不高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瓶颈

     除了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外,国家政策特别是国家对于创新药的审批程序和效率也一直是制约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

     我国的审批环境、政策和效率和西方有着一些距离。虽然创新药享受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是创新药相关的专利通常在新单体筛选时就已经申请,其后要进行漫长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审批工作。一般而言,新药研发和审批过程往往需要消耗12-15年时间,使得创新药上市后的“有效专利保护期”很短,加上市场准入的重重障碍,在其刚完成市场培育开始获利时专利也就基本到期了。客观上消减了企业的利润,甚至影响到巨额研发成本的回收,大大影响了企业创制新药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当前新药在进入市场化过程中还会面临招标问题,所有药品未经招标不得进入医院销售。而国内目前药品招标没有全国统一的模式和标准,企业需要在各省分别应标,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当下在省级招标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地市及医院联合体在招标基础上的二次议价,一方面使省级招标失去了严肃性,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应对成本,而且这种招标和议价只管压价,没有相应的采购量承诺。

     3.医药创新需要“三医联动”来推动

     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通过改革正加速推进新药临床申报审批的进度,财政部也对创新药企的税收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2016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要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要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同时要完善财税、价格、政府采购等政策,支持医药产业化和新品推广。国家要加快推进降低企业成本相关政策的落地生效,通过扩大加计扣除范围、加速研发设备折旧、降低社保缴费比例等措施解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医药创新企业与软件企业的特征相似,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占比很高,但生产制造成本偏低,增值税税负高,国家对创新型医药企业应参照软件行业3%即征即退政策给予政策扶持。

     医药创新需要“三医联动”来推动。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3.4%,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3%提高至3.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医药行业对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国家药品监管能力和标准的提高,也将推动医药企业的兼并和重组,2016年也将是中国医药产业重新的拐点。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特别是近两年中,医药产业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十年行业将会变成什么样虽然无法准确预知精确数字,但产业发展基本方向和变化趋势机遇仍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中国医药产业未来的机遇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后逐渐放缓的过程,医药行业增速和GDP趋同,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至10%左右。随着新医改深化,传统药品制造业面临利润率的严重下滑。而医疗服务行业在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民营机构崛起的驱动下将维持长期的高景气度,成为较好的投资方向。

     1.机遇一:专科连锁医院

     专科连锁医院具有以下经营特点:准入门槛较低,回本周期较短,专科医疗需求明确,医疗责任范围相对较小,注重服务质量,可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公立医院没有在专科方面的政策倾斜,且地域扩张受限制),连锁经营的标准化模式复制性较高,扩张迅速。专科连锁医院是社会资本较易进入的医疗领域,也是当前社会办医发展中商业模式最成熟、经验最丰富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增速。近年来,在专科连锁医院领域有不少药界巨头频频加码,也有部分公司凭借其良好的经营崛起,国内上市公司爱尔眼科便是具有专科连锁企业优质基因的成功案例。从类别看,美容、整形外科、妇产科、眼科等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jpg

     2.机遇二:高端医疗机构

     高端医疗是医院在保证医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为满足群众的特殊医疗需求而开展的医疗服务活动,包括点名手术、加班手术、全程护理、特需病房、专家门诊等形式。其前身多为外宾门诊或高干门诊。由于其取消了身份识别,而且增加了医院收入,曾被认为是医院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在不断膨胀,高端医疗的潜在发展空间非常大。高端医疗以服务制胜,能够满足高收入人群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由于医疗费用较为高昂,一般通过商业保险或者自费的方式进行付费。目前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发展较为迅速。和睦家医疗是中国第一家外资高端医疗机构,也是中国高端医疗服务的领军,于1997年在北京开业,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无锡设立了医院和诊所。

     3.机遇三:医疗信息化

     医疗卫生行业越来越多的业务依赖IT支持,信息化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特征。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医疗信息化作为支撑新医改的“四梁八柱”之一。根据卫生部十二五信息化推进安排,医疗信息化在2014-2015年将会全面推进。未来3-5年,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将不断加快,进入飞速增长期。

     自2011年以来,医疗信息化并购市场较为活跃。继东软集团2011年初以1.141亿元完成国内最大一笔医疗信息化领域并购案后,上海金蝶医疗卫生软件收购广州慧通81.48%的股权,和佳股份收购四川思迅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医疗信息化的9项软件著作权资产。各大软件商的并购行为较好地完成了公司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初步布局。

     3.jpg

   4.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颠覆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听取医生的建议,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资讯。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医院的时间和成本,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

     移动医疗应用App有潜在的市场,未来将迎来市场增长点,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医疗应用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终端感知设备和应用开发都比较少,应用开发是移动医疗市场启动的关键。另外,在大规模医疗数据存储管理、移动医疗信息安全等方面都存在市场机会。

     三、医药产业未来的挑战 

     1.低增速、低药价和高成本的挑战

       从2010年起医药产业年增速从20%左右高空逐步回落,2015年已经降到9.2%,在未来五至十年中,还有继续回落的空间和可能。

       受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医疗费用增速加快,如果不能有效降低药品价格,医疗保险存量和增量都将难以承受。

       在医药企业,新版GMP带来基础设施投入增高、制药装备价格上升、人力资源成本升高、研发风险及费用增高、环保成本上升、能源费用上升、土地价格上升等因素都将推动药品成本刚性提高。而且,中国医药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2%左右,而跨国医药巨头的投入都在8%以上,有的企业高达20%,如此下去,中国医药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2.新药研发市场区域性束缚的挑战 

       随着国家医药产业政策特别是新药报批政策的调整和规范,高研发成本、高淘汰率、长研发周期是药品研发环节必然的趋势,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外药品研发成本将会日益趋同。但在制剂方面,中国医药产业在境外的市场占有率与我们GDP和人口所占的比例严重不协调,市场占有率低的结果就是我们高昂的研发费用无法在全球市场分摊,在药价和成本双重压力下的研发困境可想而知。

     3.新药、新技术与新装备三叠加的挑战 

       中国医药产业缺乏的是新药 实际上这只是表象,中国医药产业真正的问题在于制药技术落后而且研发重点都放在产品上,致使后劲不足。同时,中国制药产业的技术装备也难以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很少有根据技术量身定做的技术装备。如此现状,即使有好的技术和新产品工艺,也难以制造出好的产品。要想解决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升级转型问题,必须同时在新技术、新药和新装备方面进行投入,这种三重叠加的研发和创新压力,对中国医药产业整体挑战非常巨大。

     4.自身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外界高要求的挑战 

       国家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而中国制药产业特别是原料药产业废水、废渣、废气、噪声污染非常严重。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背后的症结则是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不足、环保约束不力、环保技术装备落后,与国家、时代和百姓对制药产业环保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在制造技术上,百姓对医药要求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完全高大上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而是质量过硬、安全和有确切疗效的药品,在这一点上,制药企业的现状尤其不能令人满意,里面包含的复杂而又系统的原因,包括制药工艺水平不高、制药装备技术水平低、质量标准低、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低,更在于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在组织规模上,即使在目前移动互联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依然是比较普遍的经济规律之一,企业可以集中资源获得技术更先进、更有效率的经营要素,可以在更广阔的层面分担成本。但是我们的组织能力、制度能力和流程能力以及科学决策能力还停留在简单业务阶段,所以小企业病和大企业病同时存在,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要素在中国医药产业经常难以发挥良好作用。 

     5.多元化吸引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挑战 

       中国医药产业目前正经受低增长压力、快速成长愿望、规模经济攀比和其它产业机会吸引这样四重奏,为数不少的企业正在走向多元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投向所谓的大健康产业。

       首先,是否走多元化道路受资源有限性的约束。所有的企业包括先进巨无霸企业,资源与需求相比,永远都是短缺的,不要被自己的规模、暂时的成功和虚荣心所蒙蔽。其次,专业能力的约束。许多走多元化失败的企业都不是由于市场的停滞,而是由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第三,内部机制能否涌现出与实际控制人一样责任心的人才。 

       我们看到许多曾经走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的世界级医药跨国巨头纷纷将其非医药主业进行剥离,有的企业甚至在其医药主业中继续聚焦,而将处于竞争第二、三、四位的业务剥离,但中国医药企业却在走相反的道路。一定要坚持专业化和聚焦原则,慎重选择多元化道路,否则这种多元化将不是盛宴而是陷阱。

     四、把握外部市场和内部经营中的机会 

     1.寻求未被满足和新产生的市场需求 

       展开中国百姓群体最新疾病谱和有效医疗谱,可以看到中国最近三十几年新药研发追求的目标多数是大市场、多发病和常见病市场,这类市场目前是低水平同质化激烈竞争与高质量药严重缺乏同时并存的市场。而在狭小、发病率不高、不常见病、疑难症市场也就是所谓孤儿药 市场,几乎就是未开垦的处女地。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解决了环保和成本困难的原料药具有非常好的市场机会,老药新适应症开发、中成药开发、中西复方药开发、生物药开发、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产业、药食同源中药保健品和疾病预防品的开发均具有非常大的机会和广阔的市场。

     2.兼并、重组和整合 

       过去十几年时间医药产业内的兼并、重组和整合多数都是由于规模原因而进行的,这种原因造成目前企业集中度提高,但大而不强、大而散的结果,所以规模经济规律无法发挥作用,简单的算术相加对企业自身和整个产业健康发展价值不大,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会看到粗放兼并、重组和整合的负面效果。未来十年的医药产业兼并、重组和整合的市场机会将会围绕企业价值做强而展开,所以差异化定位、互补性并购和专业化重组将成为主流,而且母公司将会更注重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整合效果和价值。

     3.重视差异化的战略经营

       一提到战略,许多人会联想到虚无缥缈的东西,况且目前环境和资源都在快速变化,不确定性空前严重,所以对战略不是束之高阁就是嗤之以鼻。实际上,越是在环境和资源快速变化的时代,不确定性越是严重的时候,发展战略越重要。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战略,但差异化战略应该是不同企业共同的选择。中国医药产业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过程。

       所谓差异化,就是为企业和产品、市场和目标客户寻求一个独特的定位,然后以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方式去经营。同时在品牌、技术等方面与战略匹配。同样的普药,为何同仁堂的卖得好同仁堂抓住了传统工艺和地道药材两个关键,从而从一般的普药混战中脱颖而出。所谓差异化战略,不仅仅是指产品的差异化,实际上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创新和差异化的突破点,然后持之以恒,将运营与战略匹配。 

     4.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运营效果和效率 

       盘活产品资源。中国多数医药企业特别是有历史的医药企业都存在大量休眠产品 群。这些产品或者由于同质化严重,或者由于成本居高不下,或者由于工艺没有打通等原因而休眠。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力促这部分药品选择新的命运,未来十年的医药市场普药文号会急剧减少,但普药仍将是主流产品,那些差异化做得好、产品制造水平高的普药仍有机会服务百姓。

       对这些产品进行战略评估,根据现行政策及发展趋势决定产品前途,对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实行一品一策,通过打通和改进工艺、提升标准、进行差异化定位创造上市条件,根据具体产品市场情况和自身特点对产品重新定位,采用聚焦策略。对于同质化严重、无法差异化的产品文号及早舍弃或玻璃。 

       盘活人力资源。有相当数量的医药企业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难题:一方面是企业掌舵人则感觉人才缺乏、无人可用、人力资源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则是员工特别是经理人怨声载道,积极性和创造性远没有发挥出来,员工流动性大。如果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再好的资金资源、产品资源、技术资源都难以创造市场价值。未来十年,国内医药产业人力资源状况还将持续变化,经理人心浮气躁、频繁跳槽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人力资源成本将继续攀升;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仍会持续。 

       究其原因,为数不少企业决策者在对待人力资源方面的认识显然还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巨大差距,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一门对企业盛衰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来对待。人力资源出现问题时饮鸩止渴,没有问题时束之高阁;想起来人力资源是战略,想不起来就是事务。 

       解决的途径除了重视人力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可以落地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策略,将人才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将使用人力资源智慧、才能与获得员工心统一起来。对关键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决策者要改进与这些人才的交流、沟通方式,用信任凝聚力量。

     5.创新,不是穿新鞋走老路

       产品创新。一提到产品创新,就想到几亿人民币、十年开发周期的煎熬,这是全新产品必须的过程,付出多、失败多,所以成功后回报也丰厚,这就是跨国医药巨头极力追求新产品的核心原因。同时开发非新药的新适应症,改进给药渠道,改进有效成分释放方式,改进工艺,降低消耗,用环保工艺和安全工艺替换落后工艺,给产品以新的定位,这些都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命题。 

       技术创新。长时间以来,中国医药企业一讲到研发首先想到的就是产品研发,在资源的实际投入方面,对技术的研发也远远小于产品研发。而一个企业甚至国家层面,如果长期没有技术创新,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再多都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如果一家企业想持之以恒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研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包括化学药的合成、纯化和结晶技术、有效成分释放技术、制剂技术,中成药的提取、纯化技术,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化学药和中药产业,等等。 

       技术装备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需要技术装备的支持,在中国医药产业目前情况下,制药装备企业与制药企业分离多合作少,制药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制药装备企业又觉得没有创新源头和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政策要支持,技术装备企业要有动力源头,制药企业要参与其中,用最新最成熟技术武装制药产业,实现智能制造目标。 

       经营和管理方式创新。首先是不固步自封,不被传统习惯所束缚,根据市场竞争实际需要去采取恰当的经营和管理措施,实践是最好的创新土壤,根植于实践和现实的土壤去创新就永远不会落后和掉队。 

       尝试合作。医药企业三十几年的发展,最大的遗憾就是互相之间合作少,单打独斗多,所以难以成就大事。以契约和信任为纽带,各个企业之间完全可以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品生产等领域发挥各自所长,共享发展成果。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就是各自进行差异化定位,各自走专业化道路,避免造成小而全大而全的同质化竞争。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正走在通往未来的十字路口,走向需要产业政策制定者、医药企业和全社会共同思考和努力。

        金准数据精品推荐

  精品行业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