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相对论研究的是不同惯性参照系(可简单认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参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与把时间和空间分开的牛顿绝对时空观不同的是,狭义相对论把时间和空间统一成时空,时间和空间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不再是绝对的,而是与惯性参照系有关。
这一理论成立的前提有两个:(1)相对性原理——对于任何惯性参照系而言,物理定律都是平权的;(2)光速不变原理——对于任何惯性参照系而言,真空中的光速(c)保持相同,例如,汽车以一个恒定的速度v相对于地面运动,如果这辆汽车向前发射出一束光,则这束光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仍然是c,而不会是c+v。
基于这样的前提,狭义相对论推导出了诸多结论,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大结论包括:质能方程E=mc^2——这是核反应能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因;时间膨胀效应——运动惯性参照系的时间流逝速率慢于静止惯性参照系,在GPS卫星时钟和地面时钟进行同步时需要用到这一效应。
另一方面,广义相对论其实是一种引力理论,比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根据广义相对论,拥有质量的物体会弯曲周围的时空,使得在其中运动的物体存在着相互接近的趋势,这就是物体之间产生引力的本质。在弱引力场的情况下,广义相对论近似等同于万有引力定律。但在强引力场的情况下,只能使用广义相对论,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基于此,广义相对论也推导出了诸多结论,例如,引力红移、引力时间膨胀效应、引力透镜效应以及引力波,这些结论均已经得到确切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