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仅仅7年,从首富到一无所有,他如果不从商或会获诺贝尔奖?

发布人:管理员

前不久根据新财富排名,马化腾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富,有2794亿元,很多人评价说这些钱一辈子都花不完了,并且表示只要成了首富,再怎么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

但在中国就有这么一个首富,身家达到186亿,但只花了7年时间,他就把自己搞得一无所有,可见即使成了首富也并不是代表钱就一辈子花不完。

这位首富就是2006年的首富施正荣,此时距离他创业只有5年多时间,也可以说是成为首富最短时间的人。

施正荣本姓陈,后跟随养父姓施,1988年,施正荣硕士毕业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或许因为老师的出色,所以施正荣也表现极为优秀,他不仅很快获得了博士学位,还获得了10多项太阳能技术专利,甚至成为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

有人评价说,如果他坚持搞科研,也许会像他导师一样,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当时表现的实在太过于优异了。但他觉得搞科研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创业,于是1999年他回国了,打算从事太阳能方面的科技,毕竟这是他的专长。但有意思的是他性格腼腆,不善于表达,于是转了一年多,企业也没成立,因为没人相信他。那个时候,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一样光明。互联网金融经过严格监管之后,如今,整个行业不少公司都运营规范,以融信网为例,为出借者提供出借渠道,借助互联网+渠道,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经营,可谓是传统金融渠道的有益补充,也是时代发展的新兴力量。最后遇到了李延,李延有政府资源,他有技术,于是两个一拍即合创业,获得了政府600万美元资金支持,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当时太阳能正是风口,而施正荣有技术,政府又支持,马上火了起来,成立4年,尚德太阳能就销售达100亿美元,全球光伏产业三强。于2005年底正式上市,2006年时施正荣有186亿身家成为中国首富。

但这位贫苦出身的农民孩子,有钱了就膨胀了,上市后他就讲以后不赚钱了,就花钱,以为185亿再也花不玩了,据说他买了10多辆豪车,见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车。还花20万美元包机去达沃斯论坛,不计代价请N多的海归外国人来充门面。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来很多富豪创业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有的都是白手起家,赚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只是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也有不少人都在积累,比如融信网等平台,历史年化收益8-12%,相对稳健,很多出借人在经过日积月累的出借之后,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为未来的创业和干成大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里要告诫大家的是,财富可以赚取,同样可以挥霍,取之有道,守之也有道。这些其实还不算什么,最多算是奢侈一点,但其实当时光伏产业背后危机重重,一是尚德的成功更多的是靠政府补贴和支持,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竞争力。二是技术并不强,关键原料还是掌握在外国厂商,利润全被他们赚走了。三是当时风口来了,大家全部做光伏,竞争太大,产能过剩。

所以到2010年时,尚德已经开始亏损了,到2012年据说每天要亏1000万,然后施正荣辞任CEO,2013年辞任董事长,也是在2013年尚德破产重组,施正荣身家为0。

可见即使成了首富,也并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每一个创业的人真的是时刻就像是在走钢丝,不能有半点松懈,一时的风光并不代表永远,更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你觉得呢?

当然施正荣的贡献也很大,比如他的光伏产业让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缩短15年,当然他个人而言现在也不是没钱,据说身家几亿美金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