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道教四不吃指的是什么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1、不食牛,因其善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牛是耕地的主要劳力,对农耕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在古代是人们的衣食父母,一些朝代甚至禁止杀牛。与其他动物相比,耕牛是非常温顺善良的草食动物,它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正因为牛的辛劳和善良,所以不吃牛肉。 另外,道祖太上老君的坐骑就是青牛,老君当年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才铸就了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道德经》,所以民间将耕牛也看做是神异之物。 2、不食乌鱼,因其孝 人们通常说:乌鱼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道教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这种至孝的精神难能可贵,吃不得。 古有割肉救母的传说,将其与乌鱼联系在一起也不无道理,所以道教一般都不食乌鱼,捉到即放之。 3、不食鸿雁,因其贞 鸿雁是爱情的象征,他们志向高远,对爱情矢志不渝。哀鸿遍野、孤雁失群、归雁衡阳、鸿雁传书都描述的是这一精神。 鸿雁一旦确定伴侣,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所以大雁也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不渝,所以道教不食鸿雁。 4、不食狗,因其忠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正因为狗的忠诚,所以道教宣扬不食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