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全国各地都在限电,到底为什么?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一、电量供应不足 今年9月的中秋过后,许多人一上班就收到了工厂被限电的通知。一家佛山的企业接到了“开一停六”的通知,意味着要停工停产好长一段时间。其他地区的企业也纷纷收到了类似相关的通知,于是工厂里的工人不得不被迫放假。一些高耗能的企业甚至被严格命令停止生产和停工。 国家颁发限电规则的背后,实际上是我国面临的“缺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当今我国的制造业处于旺盛发展,例如计算机电子通信、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均对发电需求剧增,新动能拉动了用电量的增长。2021年前7月,我国的用电量较2019年均复合增长7.6%,处于2012年以来次高。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发电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了短时且局部的电力紧张。就拿清洁能源丰富的云南省来举例子,云南由于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新增产能,如多晶硅和电解铝,而且需要还在进一步蔓延。除此之外,由于云南受到水偏枯的影响,影响了原本占比巨大的水力发电。 如此一来,一直以来的“西电东送”模式受到了影响,广东直至今年7月,输入电量呈现接近零增长的态势。其他的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电量供应不足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连锁反应。 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我国在短期内收到了大量的海外订单,于是在产能不断提上的情况下,用电量也暴增。我国的供电能力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提升上来,所以面对超负荷的用电压力,限电的方式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海外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从表面上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出口订单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走向,但是在订单增加的同时,原材料的需求也增大。我国的出口企业在这些核心零部件以及原材料的购入之上,大多数都是依赖国外进口的。于是在这个情况下,国外的原材料价格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涨的态势,一些上游的零部件的价格上涨更大。 目前的原油价格已经由去年4月份的20美元左右上涨到了目前74美元左右,涨幅达200%以上。铁矿石方面的价格,从去年3月开始就不断上涨,直至今年7月,价格已经涨到了每吨1300元左右。 另外铜作为很多的工业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用到的原材料,价格涨幅也从去年3月的38000元/吨,升到了今年7月的72000元/吨左右。除了原料以外,芯片的短缺也导致价格跳跃式的上涨,涨幅高达1000%以上。 面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把成品的价格也往上提。但是由于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风口,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工厂加入了出口贸易行业。虽然产能上去了,但是出口价格因为大家的争相杀价而降了下来。所以整体上,国内制造业的利润并不高,大概只有3%左右,辛苦劳作之后也有可能只是为原料大国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