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番禺石楼禾虫 石楼禾虫产于广东省番禺石楼镇,其个体肥大、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蛋白质丰富等特点,可蒸可炖,可煎可炸,是一种不错的美食小吃。禾虫一年出产两季,农历四月的头造禾虫和农历八九月的大造虫,其中大造虫皮薄汁多,个头也大,是最好吃的时候,被誉为番禺十大名菜之一。 2、番禺蛇肉打边炉 这必须是生猛系列中的另类了,蛇肉的打边炉,锅底用一些菌菇类食材先煮着鸡肉,蛇肉则因着品种和口感的差别,有的皮肉同涮,比如毒蛇类的眼镜蛇,也有一些皮腥气较重的品种要皮肉分开制作,肉涮着吃,皮就得用稍微重口点的椒盐炸这种方法配上一些辣炒、或和蔬菜一起炒的蛇皮。 3、广东客家小吃艾(糍) 江浙一带称为青团,广东客家人称为艾(糍),清明时节许多地区都会做的传统食品“青果”又称艾(糍),其主要材料正是艾草。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艾(糍)味道浓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好多外地食客第一次吃都接受不了其味道,估计需要多次品尝才能体会它的独特之处。 4、韶关酸笋田螺煲 这道美食是韶关地区的特色小吃,田螺好多人还是能接受,唯独酸笋的味道让多数外地食客避而远之。酸笋是广东、广西的传统调味品,菜肴中加入少量的酸笋,其味浓郁绵长。酷暑天,剩菜中加入少许笋汁,剩菜虽过了夜而无味。好多乡下人家都会有腌酸笋的菜缸。小编是北方人,曾在韶关乐昌待过两年,至今还是接受不了酸笋的味道。 5、广东客家生鱼脍 客家人吃鱼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宁化、兴宁、五华等地都有吃鱼生的习惯。客家生鱼脍特点是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第一吃生鱼的时候把我是恶心想吐,然后往嘴里塞了一口芥末,含着眼泪,恶心地把鱼片给咽下去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吐出来,不过讲真太恶心了,我是个不怎么挑食的人,但是对这种东西,真是没办法接受。 6、梅州客家仙人粄 仙人粄,梅州地区的客家美食之一,仙人粄又称为烧仙草,据当地朋友讲这是他们童年常见的消暑小吃,撒上白砂糖,5毛钱一碗。夏天下地割稻谷,酷热无比,一碗冰冰凉凉的烧仙草,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都清除得一干二净,人手一碗。仙草是梅州客家人久远的记忆。 7、湛江沙虫 湛江沙虫是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著名的海产品,有滋阴补肾养液之功效,市民喜欢清蒸蒜蓉沙虫,沙虫刺身,椒盐油炸沙虫,排骨沙虫汤,每一道都是一个个闪光点,味道跟口感也是一个个异常的好吃。我对蚯蚓、沙虫、蛇这些个软体动物都有种莫名的恐惧,不是矫情,就是不舒服,一想到它蠕动别说吃了,看见都膈应。 8、茂名电白咸虾酱 咸虾酱是电白沿海的特产,早年间制作咸虾酱的工厂,一般人是不敢靠近的,臭气熏天,令人作呕。毛虾放在水泥池里,隔夜后就变臭了,工人们就穿上长筒胶鞋走进池里来回乱踩乱踏,将这些虾踩成酱样,然后放大量生盐,继续踩踏,直到看不见成条小虾为止。如今制作工艺早就机器化,但是虾酱的味道好多人还是无法接受,估计爱吃的人怎么都爱吃,不爱吃的闻到它的味道就避而远之了。 9、龙虱 这东西无论是大名还是俗称,听着都太像善类,一个是(虱),另一个更有纹大花臂的黑帮范儿:水蟑螂。本地人说龙虱吃的时候有一整套动作,先要把连着白肠子的尾巴拉出来,再掰下黑亮的硬壳,翅膀则是去不去掉都可。然后跟吃花生米一样嚼嚼就好了,这东西没什么脂肪,蛋白质丰富,嚼起来非常的香。看着面前摆着这么一盘龙虱,一个个装扮得油光满面,它们都显得身材太标致,我真是不敢下嘴啊。 10、珠海斗门鸡屎藤饼 珠海斗门这种美食小吃非常厉害,称为黑色鸡屎藤饼。这是一种用鸡屎藤叶以及糯米粉、红糖等制成的,像月饼一样的糕点。据说不仅名字很有味道,闻起来也真的有股鸡屎的味道,但是多闻一会儿就能感受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看着这黑色的食物估计好多人都不敢动嘴,更别提去闻它的味道了。
我的位置:
广东10大另类美食小吃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