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结构,但是远古动物的细胞几乎是不可能形成化石的,最近中国古生物学却从一具恐龙化石中成功提取了细胞,真的是不可思议!中国辽宁省是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其中又以羽毛恐龙化石最为著名,因为这些化石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于恐龙和中生代的认知。在辽宁省朝阳市附近,人们发现了一具长着羽毛的恐龙化石,这具化石被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天宇自然博物馆征集。这具化石保存在一块石板上,骨骼相当完整,还保存有羽毛的印痕,其编号为STM4-3。
天宇自然博物馆中的这具羽毛恐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吗?并不是,它其实是一只尾羽龙(Caudipteryx)。尾羽龙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就在大名鼎鼎的中华龙鸟被命名的第二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尾羽龙的化石,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998年。顾名思义,尾羽龙就是尾巴上长着羽毛的恐龙,在它的尾巴上长着一圈长长的羽毛,就像今天的鸟类一样。鉴于尾羽龙不会飞,因此古生物学家推测它尾巴上的羽毛可以当成求偶用的工具。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性尾羽龙会展示自己的尾羽,以博得异性的芳心。古生物学家立即提取了这个结构,然后利用脱钙法来处理,又用电子显微镜仔细观察,竟然看到了类似细胞的结构。经过反复的研究和确认,专家确认这些真的是细胞,而且其中既有健康的细胞也有不健康的细胞。既然发现了细胞结构,其中会不会保存细胞核和细胞质呢?研究人员又使用苏木精苏进行染色,紫色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立即显现出来。我们竟然发现了恐龙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历史能够追溯到距今1.25亿年前!有机可以永恒 细胞是有机物,并不符合化石形成的原理,要知道化石其实就是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过程。有机物是很难被保存下来的,但是热河生物群独特的环境却为有机物变成化石创造了条件。距今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当时的辽宁遍布丘陵和湖泊,当恐龙死亡之后身体很可能沉入水中,而周围活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也会将尸体掩埋,其中富含矿物的细颗粒此时包裹了恐龙的尸体,刚好保护了内部结构,包括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