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5种以前常见的河鲜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一、河蟹 现在无论什么时候,市场上的河蟹都价格不菲,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而来,并非是原生态的河蟹。而在以前,暑假放牛割草的间隙,我们小伙伴们三五成群,会在山涧浅浅的小溪流里,扒开鹅卵石抓河蟹。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清溪里真的很多很多河蟹,随便抓一会儿,小的放生,搞几十个较大的河蟹根本不在话下。不过当时没人吃它们,一是因为河蟹比较瘦肉少,二是当时肉多的河鲜多,所以在当时河蟹成为了鸡肋。主要是少年们抓它们玩,比如养着PK斗河蟹玩,或者有些人抓一些喂鸭子了。

二、河蚌 河蚌喜欢生活在淤泥肥沃的池塘里。夏季和大人们一起在村里池塘里游泳的时候,这玩意儿经常被踩到,稍不注意还会被它们锋利的外壳边缘划破脚。因此,这河蚌一旦有谁遇到,都会抓起来扔到岸边,太阳晒它们就解决了。 以前有养鸭子的人家,会专门在池塘里摸河蚌,一会儿摸一盆子不在话下。如今,池塘里河蚌几乎绝迹,因此这河蚌身价倍增,价格不菲,也算得是好东西了。不过要想吃到美味的河蚌肉,要会处理和烹饪才行,要不然腥气重,或者咬不烂,没法吃。

三、刀鳅鱼 刀鳅鱼喜欢生活在干净无污染的小河小溪里,抓鱼的时候,曾经常遇到它们,现在也不多见了。这种鱼在我们当地没有人吃,可能是因为其模样古怪,尖尖的嘴,比泥鳅稍长,背部还有小排骨刺的东西,看着吓人;关键是这种小型的刀鳅鱼,没有泥鳅和黄鳝圆润肉多,当时野生泥鳅和黄鳝一抓一大把,谁去吃这种模样怪怪的刀鳅鱼呢! 由于刀鳅鱼模样怪怪的,所以人们基本不会去主动抓它们,碰巧被抓到也都随手放生扔掉了。现在让人想不到的事,刀鳅鱼这种不被重视的河鲜,上百元一斤。可能与它们比较娇贵,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污染水域基本无法存活,不好养殖有关。

四、鳑鲏 鳑鲏俗称屎鱼、犁铧面等,叫它屎鱼,可能与它们产卵期,常拖着一节“排泄物”样的东西游行,而且这种鱼肚子大;叫他们犁铧面是因为,这种鱼体表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变色,如同人们犁地用的犁铧,被土坷垃磨得蹭亮,在阳光下发出变色的炫光一般。 这种鱼以前也是喂鸭子的命,或者抓到直接扔了,因为这种鱼刺多肉少,肚子里黑膜还不好处理,烹饪后吃起来有点苦。可是如今这种曾经看似一无是处的小杂鱼,却由于体表鳞片有炫丽的颜色,被选中培育成观赏鱼了。可想而知,这鳑鲏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水族馆里的一员。

五、叉尾斗鱼 叉尾斗鱼华丽变身,成为观赏鱼的新宠,也和它们本身体表鳞片的华丽颜色有关。而且这种别看个头不大,可是凶狠好斗的主,斗鱼之间斗起来不死不休,这也是其获得斗鱼名称的由来。人们就是看中了它们的这两个特点,选育出来的斗鱼,身价倍增,成为观赏鱼,论条买了。 这在以前也是不会有人想到的事。毕竟,这种鱼在乡野的水域里还比较常见,不比鳑鲏鱼少。以前和鳑鲏鱼一样都是喂鸭子的命,个头小,肉少不好吃也没人吃,有时成为小伙伴们的“宠物鱼”,养着大条的和别人养的斗鱼一起斗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