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自南昌起义建军以来,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产生了一大批能征善战、战功卓著的军事将领,包括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那么我军公认的五虎将,是指哪五个人呢?

彭德怀,湖南湘潭人,1928年领导平江起义。创建红五军,长征时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指挥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解放战争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了大西北。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战胜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美帝国主义。从平江起义打到美帝签字,彭总一直是一线主帅,这在众多将帅中无人能比。彭总作战勇猛,指挥大胆,善于进攻,敢打硬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就是彭总的真实写照。解放后任第一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工作。1955年授元帅衔。

林彪,湖北黄冈人。黄埔四期毕业,23岁任红四军军长,25岁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参加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期任115师师长,指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1948年,指挥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后又挥师南下,从白山黑土一直打到天涯海角,解放了东北和华南五省。林彪指挥风格细致稳重,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旦下令决心,那真是快、准、狠完美统一,胜率很高,败绩极少。1955年授元帅衔。

刘伯承,四川开县人。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结束后,任红军总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刘帅军事素养高,号称“军神”,指挥风格善于谋略、精于算计,进功凶狠,撤退迅速。不贪功求大,有多少本钱打多大仗,能很好控制战争规模。建国后任军事科学院院长,被称为我国军校之父。1955年授元帅衔。

徐向前,山西五台人。毕业于黄埔期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红军时期,参与创建豫鄂皖革命根据地,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1936年任西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兵团司令员,指挥了临汾战役、运城战役、太原战役。解放战争时由于身体不好,未能有更大作为,实在遗憾!徐帅善于谋划、兵出险招,不惧强敌,往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解放后任第一任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衔。

粟裕,湖南会同人,是唯一以大将衔挤身五虎将之例,被称为“无冕元帅”。粟裕参加过南昌起义,红军时期曾任第七、第一军团参谋长。长征开始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师师长,指挥了韦岗伏击战。真正让粟裕大放异彩的是解放战争。1946年中央改变原定太行、华中、山东三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计划,同意粟裕建议由华中野战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打出了粟司令威名。1947年,粟裕发动宿北、莱芜、鲁南、孟良崮等战役,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特别是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并击毙师长孟良崮,让蒋军闻风丧胆。1948年指挥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并以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身份负责战役指挥。淮海战役粟裕三次向中央所提建议均被采纳,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伟人盛赞“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之后粟裕指挥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粟裕打仗有勇有谋,战略眼光高超,敢于冒险但绝不盲目出击。敢出奇招险招,善于险中取胜、出奇制胜,林彪感叹粟裕尽打神仙仗!中央军委的对粟裕的评价是尤其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解放军众多将帅中,获此殊荣的只有粟裕和林彪。 仔细分析,这五大虎将,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军事主官(粟裕虽只是三野代司令员,但负责战役指挥),再加上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最大的“山头”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徐向前能评上元帅,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代表的是红四方面军。粟裕之所以屈居大将,按他的战功,完全可以身居帅位,但他自己为人谦虚,主动辞帅,他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资历,还是与十大元帅有点差距,所以只被评为大将,为第一大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