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酒精酒比纯粮酒卖得还火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网上每一篇关于纯粮酒和酒精酒的文章或者帖子热度都很高,可见酒民们对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视的。毕竟入口的东西,健康还是其次,安全必须是要放在首位的。 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酒精酒卖得比纯粮酒还火,消费者对酒精酒的认可度还很高,这是什么情况呢? 我说一款酒,几乎全国只要卖酒的超市都有卖的,几乎霸占了各大超市白酒销量榜首。这款酒就是玻璃瓶绿标的牛栏山陈酿白酒。 销量大,肯定是买的人、喝的人多,既然都知道这是一瓶酒精酒,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喝呢? 你可别说因为便宜,便宜只是因素之一,我身边可是有几个酒友,不缺钱的那种,除了这个酒别的酒一口不碰。尤其是部分北京人,茅台都不喝,就好喝这口。 在我看来,其实是很多消费者对白酒存在着认知误区或者认知盲区,认为只有纯粮酒才是好酒,宁愿喝小作坊的散酒也不喝酒厂的酒精酒。 我们先简单地梳理一下中国白酒的三种酿造工艺 白酒按生产标准分为固态法、液态法、固液结合法三种工艺。 固态法白酒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粮酒。 液态法白酒就是食用酒精(伏特加)。 固液结合法白酒就是70%的食用酒精+30%的纯粮酒+食用香料进行勾兑的酒。 其实无论固态法白酒还是固液结合法白酒,主要成分都是98%以上的水和酒精,2%不到的成分是一款酒的香味物质。只不过固态法白酒中的香味物质是通过天然发酵产生的,而固液结合法白酒中的香味物质是人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因此你可以理解为五粮液和二锅头的差别无非也就是那2%。 消费者普遍认为只有纯粮酒是原生态的,健康的白酒,只有纯粮酒喝了不上头。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无论是固态法还是液态法,酿酒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酒精,喝酒的意义也在于获取酒精。香味物质的存在只是对口感上的影响,并不会对你的健康产生什么直接作用,有的白酒宣称自己更健康,纯属是扯淡的。 喝酒上头、头疼不是因为酒精,而是因为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杂醇油(高级醇)。而对于甲醇的含量要求,食用酒精要比纯粮酒严格得多。因此喝了上头的酒,往往不是很贵的名酒和很便宜的酒精酒,而是不上不下的纯粮酒。比如自家酿的包谷酒、小作坊的高粱酒。 不过话又说回来,酿造工艺跟成本是直接挂钩的,而成本直接影响的就是售价。喝酒不在贵不贵,而在值不值。很多标榜自己是纯粮酿造的酒,实际上也就是酒精勾兑的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价格卖得贵一点。如果消费者不看重这一点,这种不良商家就不会有机可乘。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食用酒精过分解读和过度的妖魔化,都是淀粉或者糖发酵而成的,何必一定要分个高低贵贱呢? 如果你一定认为食用酒精不是个好东西,那伏特加怎么解释,人家就是标准的食用酒精啊?不仅苏联老大哥喜欢喝,伏特加的受众人群可比白酒大得多哦。伏特加全世界酒民都在喝,而白酒只有中国人才喝,即便卖到国外喝的也是华人。 有句话叫:酒不分好坏,适口为佳。茅台好喝,但有的人捏鼻子也喝不下去,五粮液好喝,但也不是人人都喝得起啊!所以要我说啊,什么是好酒?喝着顺口,买得起、喝得起,喝完头不疼的酒就是好酒。 千万不要跟我讨论酒精酒跟纯粮酒哪个更健康,如果你真的很关注健康,就不应该喝酒,酒都喝了还谈什么喝酒健康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