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为什么有「止痒」的神奇功效?首先要知道被蚊子叮了为什么会痒。 为了防止血液凝固以方便吸血,蚊子会通过口器注射含有抗凝剂的唾液。人的免疫系统一旦感知到这种抗凝剂,便会启动保护机制,释放组胺。过量的组胺,会激活对其敏感的 C 神经纤维,使我们的神经发出「痒」的信号。 蚊子叮过的部位会出现红肿,也是因为组胺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让白细胞等免疫成分通过血管清除外来的蛋白质。随之从血管内渗出的组织液就会造成红肿。 想缓解被叮咬后的痒感,可以使用如苯海拉明等抗组胺类药物,以此削弱组胺对C神经纤维的刺激。而地塞米松等类固醇药物,则可以通过收缩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消除炎症,缓解红肿。但风油精中并不含这些成分。 2016年国家药典委员会新修订的风油精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风油精的主要成分为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冬青油)、樟脑、丁香酚和桉油(如图2)。其中,薄荷脑和桉油可以激活负责感受温度的神经细胞,使人感觉到「凉」;而水杨酸甲酯又能刺激皮肤,带来灼烧感。这种双重刺激足够强烈,足已压倒对「痒」的感知,使人产生消痒的错觉。 另一方面,蚊子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通常不会持续太久,短则几小时,多则一两天。使用风油精后红肿的自然消退,也可以让人建立药到病除的因果关系。 至于「风油精能驱蚊」同样是一种错觉。风油精中薄荷和樟脑有强烈的挥发性,可以对人产生极强的刺激气味,人们自然会认为这同样可以刺激蚊子。可惜,蚊子并不会对薄荷樟脑有太大感觉。 目前被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和美国疾控中心 (CDC) 认证的驱蚊液安全成分只有四种: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KBR3023)、驱蚊酯(BAAPE、IR3535)和柠檬桉(PMD、OLE)。相比于避蚊胺(DEET)可能对皮肤产生的过敏问题,派卡瑞丁对皮肤的相容性非常好,12个月以上的儿童都可以使用。
我的位置:
【为什么说风油精既不能止痒也无法驱蚊?】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