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催促有效果吗?这里有办法

发布人:管理员

    催促有效果吗?这里有办法

    即便把“快点儿、快点儿”始终挂在嘴边,孩子做事的速度好像也并没有提高多少,即便起初这种催促还有点效果,但如果说多了就会减弱它的效果。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催促变得有效些呢?

    首先,“快点儿、快点儿”这句话,绝对不能用的过于频繁。有些妈妈可能会从早晨“快点儿起床”就开始催促,之后的穿衣服、吃饭、甚至上厕所都要催促孩子快点儿,直到把这句话变成了家里的“背景音乐”一般,长久下去,即便是成年人肯定也会觉得很厌烦,更何况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可能已经有家长发现,越是让孩子快点,他的动作反而越慢。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加快速度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快点儿”这句话。另外,要注意,如果孩子已经开始行动了,就更要避免催促他,因为,对于已经着手进行的事情,如果还一个劲儿地催促,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干劲,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如果孩子的速度实在让人着急,那么你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帮助他加快速度。

    家长不催促,三招让宝宝养成好习惯

    1

    1.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对于任何人来说,责任感都是十分重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益于他能够尽快适应社会,承担起照顾家庭,独立完成工作的责任。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交给孩子的任务难度可以逐渐增加。做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最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按时去完全。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

    2.帮孩子制定时间计划

    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孩子懂得如何合理安排事情的轻重缓解。家长可以这样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比如,多久洗完脸、多久刷好牙,可以用小闹钟作为提醒的工具,让孩子有一定的危机感。

    当孩子做事情很慢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尤其是孩子刚开始学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妈妈要多加鼓励,“哦,宝宝做完了呀这么快,如果再快点就好了,这样我们玩下个游戏的时间就多了”这样反复提醒,孩子就知道,只有及时完成了手头的事情,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3

    3.提升孩子做事能力,提升效率

    要想让父母不再催促孩子,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家长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孩子明白,如果不遵守时间,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不便,这些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大的启发。

    提高孩子做事效率,父母可教导其相应的做事技巧。例如,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长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催促有效果吗?这里有办法催促有效果吗?这里有办法

    要改善这种“催命符”的坏习惯,为人父妈妈要学会下放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孩子自觉完成该做的事情,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