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发布人:管理员

    布依族乐器牛骨胡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依族使用葫芦斗(勒尤)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打击乐器,布依族八音坐唱的主要乐器之一。鼓面直径约33cm,厚20cm左右,鼓周分4排镶嵌竹钉,每排37棵。用木制鼓腔,牛皮蒙面,竹钉固定鼓周制成。音色浑厚、响亮,在演奏中起稳定节奏作用。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 贵州铜鼓分布范围广,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而成,制作工艺考究。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竞渡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由于铜鼓所具有的乐器和神器的社会功能,铜鼓逐渐成为重器。因而,铜鼓成为了身份、权力、财富的象征,贵州各族均有使用,苗、侗族最为普遍。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贞丰布依族民间乐器勒尤,是布依族人民独创的民间传统乐器。勒尤原称“勒悠”,由于这件乐器像唢呐一样吹奏,在黔南的望漠县、册亨县、贞丰县等县,在北盘江畔的布依族村寨,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就会听到由勒尤或勒浪吹出的富有布依族乡土气息的曲调。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 八音套笛是贵州黔南州平塘克度镇的一家民间艺人所独创的组合式乐器,由八种布依族常见乐器改造组合而成。该乐器由杨家两父子共同完成演奏,他们创造了一套类似杂技的表演方式,每一次演出都会赢得观众的一片叫好,由此声名远扬,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也慕名前来观看录制。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莫轰是存在于贵州毕节彝族地区,一种类似唢呐的乐器。先用竹子做,后用木头做,最后木头做的莫轰一直沿用至今。彝族莫轰,历史悠久,曲目丰富,是随着彝族祭祀活动而产生的古老吹管乐器。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等结论,只能更好地证明莫轰是彝族人民的本源产物,莫轰,不等于唢呐。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口弦又被称作“口琴”。宽约五分的竹片,中间刻成浅槽,槽底的竹片拉成簧牙(有的簧牙是用薄铜片或银片制成的)。吹奏时左手握住竹片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口边,让呼吸的气流鼓动簧片,同时右手指配合轻轻弹动竹片,随着气流的变化和指头的弹动,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曲调。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

当今的泥哨,实际上是一种很古老的吹奏器孑遗。用泥捏做成哨子,可吹奏出高或低的声响。贵州牙舟泥哨凸显灵动、更为自由,以手工制作为特点,不需要专门设计与固定模具,工匠心想手到,作品生动活泼。造型从十二生肖到各类鸟兽,音律活泼悦耳。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