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近日援引德国智库IFO经济研究所最新数据预计,2018年德国经常账户盈余或将达到2999亿美元,连续第三年稳坐全球最大经常账户盈余国王座,数据还显示,日本和荷兰将以2000亿和1100亿美元紧随其后。IFO经济学家Christian Grimme随后分析认为,德国经常账户盈余主要源于商品贸易,比如,今年上半年,欧元区国家和非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对“德国制造”需求格外强劲。
图片来源Politico Europe
我们在今年初援引IFO的报告提及,德国在2017年经常帐盈余为全球最高(经常帐盈余为2870亿美元),其次是日本的2030亿美元,中国2017年经常帐盈余为1350亿美元,不到德国的一半,位列第三。对比2017和2018这两年的数据,中国今年或因进出口方向调整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原因,退出了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前三名的地位。
全球经常账户收支是指一国与他国经济往来中经常发生的收入和支出(货物、服务和经常转移等),另一面,这个指标也与该国货币的汇率密切相关,另据IMF历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一般而言,德国、韩国、荷兰、瑞典和新加坡等经济体是经常账户项目顺差和货币相对强势的国家。
图片来源Business Recorder
同时,IFO数据还显示,2018年预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将接近4200亿美元,为全球最高。路透社、华尔街日报及英国金融时报等外媒都认为,在全球贸易紧张的背景下,德国连续三年不改经常账户盈余最大的地位,很有可能再次被美国政府、IMF和欧盟委员会等多边组织,对德国财政政策失衡的批评。比如,《华尔街日报》就在今年以此为报道称,德国通过出口远高于进口而实现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德国的经济扩张以牺牲其他经济体为代价。
对此,德国经济部发言人曾表示,我们财政与经济政策首要目标不是干涉经常账户平衡,总得来说,德国经常账户盈余由基于全球市场的供求决定,独立于油价、汇率和人口趋势(德国老龄化人口倾向于储蓄)等其他因素。
德国公司仍在努力吸引熟练的外籍工人,图片来源google
我们注意到,德国连续三年成全球经常账户盈余最大国这一数字显得有点麻烦,这背后,美国是德国制造商品的最大买家(法国是德国商品的第二大进口国,其后是荷兰),据德国联邦统计局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对美国的出口较从美国进口高出244亿欧元(约合283亿美元),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低1亿欧元,但今年上半年德国对美国的出口还是增长了0.8%至561亿欧元,与此同时,在所有国家中,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仍最大,比如,仅2017年美国人就购买了德国1115亿欧元的货物。
图片来源mediaford
换言之,事实上,美国和德国之间的行业竞争更为直接,结果就是技术竞争优势挤占了美国的份额,而“大放异彩”的欧元也让德国出口在国际上获得了额外的优势,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的贸易顺差也受到来自IMF的批评,IMF称其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并有可能使全球金融稳定性受到破坏。我们查询Global EDGE公布的数据也发现,德国前10大出口类别(包括机械和电子设备等)中的九个也在美国前10大出口类别之中。简单一句话来说,德国出口已经把美国出口挤出了市场。
图片来源cleantechnica
所以,美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德国贸易问题上的指责,批评德国的贸易政策“非常差”,损害美国经济利益,并威胁要对汽车这一德国最重要的领军出口产品提征更高关税。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回击称,国内消费才是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并非贸易顺差。正是在这些背景下,我们也多次强调,德国不仅在贸易出口在慢慢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在外汇储备资产上也在去美元化,增加非美元货币储备份额,同时,近年来更是掀起了一股欧洲多国运回存在美国黄金的潮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