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BAT都入局的人工智能领域,科大飞讯是否掉队?

发布人:管理员

ed9c-fyzeyqa4931368.png   

    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召开了2018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家峰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承办的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邀请了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和企业著名专家共同分享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

    尤记去年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会议宣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①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百度和金龙汽车合作,生产一款无人驾驶的小巴车,将于2018年7月份实现量产)

    ②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阿里云ET城市大脑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

    ③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首款AI食管癌筛查系统腾讯觅影,准确率超过90%;在肺结节方面,觅影可以检测出3毫米及以上的微小结节,检测准确率超过95%)

    ④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以上的AI版图还历历在目,BAT却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开疆拓土。

    3月15日,腾讯对外公布了其2018年在AI领域的三大核心战略:首先,攻坚“通用人工智能”;其次,成立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探索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连接;最后,继续重点关注AI+医疗的发展。

    4月8日蚂蚁金服投资的旷视科技刚刚宣布全资收购艾瑞思机器人,阿里领投的商汤科技就宣布完成 6 亿美元 C 轮融资。这些人工智能赛道上的独角兽在被阿里大包大揽,且资金弹药源源不断。

    4月9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议开设“让人工智能落地”分论坛,与会嘉宾将就人工智能能否实现大规模商用等话题展开讨论。百度总裁张亚勤在论坛上表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机器学习、AI和无人驾驶会是重点。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来说,张亚勤认为搜索引擎和互联网企业最先应用了AI技术,AI技术也在很快改变着所有行业。

    历经蒸汽、电气和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技术成为新的时代机遇,推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张亚勤认为,以AI、区块链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物流、金融、零售、房产交易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加速贸易全球化,人工智能等正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技术纽带。

    这个BTA同时入场的风口也被吹得更高了。

    然而作为AI四首之一的科大飞讯却备受质疑。

    虽然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从2010年刚刚发布语音云时的60.5%升级到95%,语音合成技术在国际语音合成比赛Blizzard Challenge上取得12连冠的成绩。但一位阿里负责语音技术的高层表示,BAT等很多有技术实力企业的语音识别率都已经达到95%以上,这样微弱的领先优势不足以给科大讯飞构成强大的护城河。

    尤其是百度在2017年12月宣布语音技术全系列接口永久免费开放,无疑对科大讯飞产生了巨大冲击。

    然而其股价从2017年的26元,涨到了目前的58元左右,市值近八百多亿人民币,市盈率高达186倍,利润却只有5亿,这其中还有政府补贴1.18亿,也完全体现在了年报的周期性上,即通常后两个季度的业绩表现良好,前两个季度往往是负增长。

    曾有券商透露:长期盈利能力不代表现在的估值合理性,要想真正撑起800多亿的市值,科大讯飞需要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至少10-20亿元的年度归属股东净利润,这个盈利数据对应的未来科大讯飞未来的一到两年的PE是40-80倍,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但如此的盈利几乎是科大讯飞目前盈利能力的十倍;对于科大讯飞来说,还很不现实。

    这样股价与产品盈利能力的割裂,无疑为科大讯飞打上了深深的问号。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后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技术推动力,将仍是未来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探索方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推动上游芯片、下游应用产业的快速爆发。政策的持续推动也将带动产业持续发展,譬如具有源头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以及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安防、人工智能+汽车、人工智能+医疗等垂直领域都具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对于BAT的“入局”,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广阔,完全容纳得下千帆竞发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