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印度农民找到了一把致富钥匙,或开始紧盯中国人的钱包

发布人:管理员

目前中国从印度买的货物主要以矿产资源、纺织品及原料和化工产品为主。此外,还包括机电产品,塑料橡胶,动植物油脂等,这些大多都属于自然资源及初级加工产品,其中进口量最大的为棉花与棉麻制品。

而就在美国投资者、农民和消费者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担忧时,印度农民正在紧盯中国人钱包,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摩拳擦掌”,希望能进入或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

图片来源NationofChange

事实上,虽然2017年之前印度GDP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上涨,但农村人口的实际收入(对应通货膨胀换算后的收入)却并未增加,换言之,虽然他们的收入在数字上确实增加了,但却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速度。

比如,《福布斯》杂志3月初报道,虽然科技和初创公司在印度城市生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农业仍是印度农村人口的主要依靠。

图片来源Bloomberg

当前,印度农业饱受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其中包括设备过时、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无法轻松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及农作物销售利润有限。

受此影响,印度政府开始调整路线,承诺在2022年之前让农民收入翻番、增加农作物补贴、加大在地方灌溉等基建项目上的公共支出,甚至部分地方政府还免除了农民债务。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比如,我们根据印度政府此前公布的2018年政府预算显示,印度将大量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支出,用于在农村建设新的道路、住房、卫生设施和电气化,目的就是希望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一部分抵消近期爆发的印度国有银行天价欺诈案让外界对印度投资和经济信用的忧虑。

而中国强大的消费需求必将会让印度受益,据《印度时报》3月26日报道,印度贸易部门表示,“中国将解决印度对两国贸易逆差的担忧,中国将会寻求对印度油菜籽、大豆、大米和糖等产品进行更大的市场准入。

图片来源Genetic Literacy Project

此外,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3月份全球农业产量报告显示,2017-18年度印度玉米产量预计为2720万吨,比上年增加约5%,原因在于季风降雨良好,杂交种子用量增加,提振主产区的单产。可以说,接连因干旱和废除大额纸币引发的经济混乱而受影响的农民收入正在迎来曙光。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一位在印度做棉制品贸易的浙江绍兴老板告诉我们,一些当地的印度农民们认为,中国强大的经济体量和强劲的农产品消费需求正是他们要找的一把致富钥匙,而且中国人对升级消费的需求也能让他们可以学习借鉴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事实上,这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在印度12亿人口中几乎占据70%高份额的印度经济来说,其作用将不可估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