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易经》:什么叫“天人合一”?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

古人有一句话叫“三才者,天地人”。 大意是说,在古人看来,天、地、人就是三才。 进一步的说,所谓“天”,呈现出来的是阴”与“阳”;地呈现出来的是“柔”与“刚”;而人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仁”与“义”,正如《易经》中所说,即: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言外之意,古人正是得“三才”中的任意两种,从而推演出成卦的过程——所有的一切现象,都能够在卦象之中找到依据。 而对于居住于天地之间的人而言,身上所具有的一切秉性,说到底,都来自于天地的赋予,而这也正是“仁”与“义”的由来。 换句话说,天地的一切运转规律,体现到人的身上,就是“仁”与“义”,当一个人能够将身上的“仁”与“义”发挥到最大,那就可以和天地同步了——天地虽然“不仁”,但它却能够承载万物,并用承载与包容赋予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这其实就是最大的“仁”与“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如果能够遵照“仁”与“义”的要求来行事,那就是“天人合一”了。 从另外方面讲,真正的圣人,就应该像天地一样,包容一切,承载一切。 而这正是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向往成为圣人的真正原因。 因为在现实当中,虽然人人的身上都具有圣人一样的品质,但绝大多数人却受到与生俱来的习性与私欲所干扰与影响,从而无法像圣人一样包容与承载一切,甚至迷失自我。 所以,人生需要修行,或者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其目的就是将自身的言行以及起心动念,调整到契合天地运转那样的状态——将自身的“仁”与“义”发挥到极致,继而能够包容与承载一切。 而这其实正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美好诠释和解读!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所谓“天人合一”,不过教人践行“仁”与“义”,并且把它推广到极致而已。 言外之意,一个人若是能够将“仁”与“义”推广到极致,那么,他就可以做到“天人合一”,由凡入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