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沙:抓住“芯”机遇 壮大“芯”产业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推荐

芯片又叫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其中可能深藏着10亿多个晶体管,作为关键核心技术,芯片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工业粮食”,亟待解决自给自足的问题。虽然长沙芯片产业起步较晚,但依靠自主研发,长沙制造的芯片领域相关产品正不断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本月,长沙企业北云科技推出了一款“组合导航系统”,可以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厘米级服务,其核心就是这些“高精度定位芯片”。芯片融合了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车辆即使经过地下隧道,也能获得高精度导航,而设计出这款“高精度定位芯片”,北云科技花了近7年时间,投入4000多万元。 一块芯片的诞生大体分为,设计、流片、封装、测试四个流程,即首先根据芯片的用途设计好电路图,然后拿到芯片工厂流片试生产几十片进行测试使用,通过后才能大规模生产。北云科技所做的工作属于芯片设计,这也是长沙芯片产业的特色和优势。韶光半导体是长沙为数不多的一家集设计、生产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企业,所产3宽半导体产品成为国内唯一供应商。去年,企业创造产值3.2亿元。 近年来,长沙市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多个领域全面布局,在长沙经开区和长沙高新区形成了产业集聚区。今年,总投资10亿元的长沙比亚迪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沙经开区启动,将建设成年产25万片8英寸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生产线,解决新能源汽车电子核心功率器件“卡脖子”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沙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1%,特别是长城银河、囯科微、华诺星空等企业,同比增长均超过190%,产业发展来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