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

发布人:管理员

百车大战开启,无桩式成为主流 
    共享单车市场自16 年开始井喷,众多公司加入角逐。共享单车指的是在校园、地铁公交站点、居民商业及公共服务区等提供的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通常由企业自主或与政府合作提供。自2016 年开始,共享单车如井喷一般出现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年底已出现摩拜、OFO、小蓝、小鸣、骑呗、一岁单车、Hello 单车、永安行、智享单车、优拜等众多共享单车公司进入市场角逐。 
     
    图1:各品牌无桩式共享单车及APP 
    无桩式共享单车逐步替代传统有桩式单车,成为业内主流模式。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内单车产品形态、主导方类型都有所不同,具体来说: 
    1)第一阶段(2010 年以前)起源于海外,主要形式是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管理的有桩公共自行车租赁,; 
    2)第二阶段(2010-2014 年)国内外开始出现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采用承包市政单车的方式,继续经营有桩单车; 
    3)第三阶段(2014 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 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采用更便捷的无桩单车替代有桩单车,在2016 年开始开启了全国性推广。 
    服务最后一公里刚需,高频+时尚成关键词 
    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交通刚需提供了新方案,六成用户每次骑行距离在3 公里以内。共享单车的一大价值在于为许多刚需出行场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解决方案,根据企鹅智酷、比达咨询等机构的调研情况显示,使用共享单车主要的目的包括上下班交通及地铁站/车站接驳、代步、高校内出行等等。企鹅智酷的研究进一步指出,61.3%的用户每次骑行距离在3 公里以内,而92%的用户每次骑行距离在5 公里以内,可见共享单车目前主要用以满足短距离交通需求。 
     
    图2:六成共享单车用户每次骑行距离在3公里以内 
    共享单车具有自由度高、低价格、低碳环保等特点,使用频度较高颇受年轻人青睐。相比传统单车租赁,当下共享单车因为无需停在专门的停车桩上,可以大多数区域即停即走,具有较高的使用自由度;其次,现阶段共享单车每半小时收费1 元/0.5 元的价格,比传统租赁下几元甚至景区几十元的价格更具优势;此外,共享单车也正响应这目前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潮流。这些特点都使得共享单车有望满足日常高频使用需求,并成为年轻人的出行新风尚。 
     
    图3:共享单车的使用频度分布 
     
    图4:共享单车用户年龄分布 
    一级市场资本盛宴,摩拜、ofo 成第一梯队企业 
    大量资本入场共享单车成新风口,摩拜、ofo 处于第一梯队。随着2016 年下半年起大量资本涌入,共享单车公司进入“百车大战”阶段。根据格隆汇统计,除了摩拜(2015 年成立)、ofo(2014)、永安行(2010)、骑呗(2015)、破风骑行(2015、快兔出行(2015)、Funbike(2015)几家之外,其余都是2016 年成立的新公司,仅2016 年的9 月份至今新创业公司已经达到数十家。其中,从融资金额与融资次数来看,摩拜与ofo 无疑是处于第一梯队的玩家。 
    摩拜与ofo 作为第一梯队公司,最新轮次融资金额均已过亿美元,产业资本纷纷通过投资纽带实现对共享单车出行这一新兴领域的战略卡位。处于第一梯队的两家公司在过去一年在一级市场获得大量资金支持,其中摩拜单车最新E 轮融资金额在1 亿美金以上,而ofo 在3 月1 日最新D 轮融资中获得4.5 亿美元。在众多参与的投资机构中,除了专业股权投资基金外,出现了数家业内知名的产业资本的身影,例如摩拜C+轮有腾讯参与,今年1 月份引入富士康作为战略投资者;ofo 在B+轮、C 轮、D 轮主要投资者就包括了滴滴出行、小米科技。我们认为,共享单车作为大众日常生活出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其价值得到了一线产业资本的认可,纷纷通过投资纽带实现对该领域的战略卡位,以期分享该领域长期价值并与其自有业务实现战略协同。 
    
    表1:摩拜与ofo各轮次融资情况 
    告别单纯烧钱模式,四大变现方式共筑核心价值 
    基础收费+押金回流+后端服务+大数据共筑共享单车商业模式价值 
    就其变现模式而言,基础业务实现逐步成本逐步回收,押金与预付款改善现金流状况,而后端价值与大数据将是中长期核心所在。共享单车业务模式其中核心一块就是对于变现方式的探索,当前业内主流模式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第一类基础收费:助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摆脱单纯的的烧钱模式。基础业务即按使用时间收费,摩拜的mobike 型号收费按1 元/30 分钟,mobike-lite 则是按0.5 元/30 分钟;ofo收费为1 元/60 分钟,学生则是0.5 元/60 分钟。我们认为,随着单车的规模化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后,基础业务带来的收入将在一定时间段内逐步覆盖单车成本,使得企业扩张时摆脱单纯的的烧钱模式,助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图5:共享单车的业务模式 
    第二类押金回流价值:带来押金回流及一定利息收益,但不是未来变现核心来源,摩拜每个用户收取299 元押金,ofo 收取99 元押金,此外还有一些用户预存车费,这笔资金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现金回流。目前业内对于押金的使用趋于规范,根据新华网思客报道,摩拜单车表示已开立了存放押金的银行账户,百分百确保押金的资金安全,专款专用;ofo 表示,押金为专款专用且已封存,目前并没有在其他方面使用;2017 年2 月28 日,摩拜单车与招商银行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押金监管、支付结算、信用卡、营销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我们认为,随着行业不断规范化发展,合理监管的押金未来不是共享单车变现的核心来源; 
    第三类后端服务价值:共享单车中期核心价值所在。共享单车作为一款高频次、与生活链接紧密的产品,具备了较强的入口产品属性,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积累,基于其上自然可以开发更多的广告、后端产品和服务等。参照可比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经验,我们认为,与其他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类似,后端价值开发将是共享单车中期核心价值所在。 
    第四类大数据价值:中长期待挖掘金矿。随着用户的不断扩长,大量用户在共享单车平台上高频次的出行将积累下丰富的各类数据,在中长期持续可挖掘大数据将是共享单车运营方未来的一座金矿。 
    共享单车整体市场空间有望超过五百亿 
    单车出行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目前在国内整体出行次数中具有较高的频次占比,入口价值明显。根据麦肯锡与汉能咨询的数据,2015 年全国城市总出行次数约为4000 亿次,其中单车出行次数约为1720 亿次,占比43%,其余还包括自驾(占27%)、出租(占5%)、地铁(占3%)、公交(占20%)等方式。较高的日常使用频次这一特点,使得共享单车天生就具备了较好的入口属性。就出行市场规模的份额占比而言,单车出行市场规模比其他交通方式要小,目前仅占3%。 
    仅含用车基础使用费的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到2020 年将有望达到150 亿元。我们根据一定假设及三种情景,对基础收费这一市场规模做一个初步估计: 
    假设1:2015-2020 年,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推广,单车出行频次总体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以1%(保守)、2%(中性)或3%(乐观)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假设2:到2020 年,共享单车在整体城市单车出行次数中的渗透率将达到3%(保守)6%(中性)或10%(乐观)的水平; 
    假设3:随着资本助力下,市场竞争逐步由激烈角逐走向有序,且参考滴滴出行等互联网类项目头部效应显著的特点,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高,共享单车每次使用所收费用或有所提高,为1 元/次(保守)、1.3 元/次(中性)或1.6 元/次(乐观);则: 
    2020 年共享单车基础收费市场规模(保守情况)= 1,720 亿次 X 1.01^5 X 3% X 1 元/次≈ 54 亿元; 
    2020 年共享单车基础收费市场规模(中性情况)= 1,720 亿次 X 1.02^5 X 6% X 1.3 元/次≈148 亿元; 
    2020 年共享单车基础收费市场规模(乐观情况)= 1,720 亿次 X 1.03^5 X 10% X 1.6元/次≈319 亿元。 
    参考滴滴出行等具有高频次入口属性应用特点,结合上一节对其他三种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共享单车的后端服务(广告、入口引流)、大数据价值将有望远超过基础收费市场,若假设到2020 年共享单车后端服务、大数据变现等市场规模达到基础业务价值的两倍以上,则按中性情景测算到2020 年,共享单车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 亿。 
    资本助力下产品运营成熟推广发力,2017 年共享单车用户数有望高速增长达到5000万左右。2017 年底从共享单车用户数增长上,也可以侧面反映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根据36 氪、比格咨询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 年底全国共享单车用户数规模约为250 万,到2016 年底已快速增长至近1886 万,市场目前普遍预期随着资本持续投入带来的产品技术与运营方式成熟、市场拓展由一线城市进一步摊开,2017 年底共享单车用户数有望大幅增长,达到5000 万人,且未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千万辆级别新增需求,掘金共享单车产业链 
    共享单车平台服务商处于产业联核心位置,今年或是竞争最激烈之年 
    共享单车火爆带动整个产业链景气度向上提升。随着各家共享单车市场开拓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单车开始被投入全国各地市场,平台用户数也在高速增长,给传统单车产业链带来拐点机遇,并引入了更多新玩家共同分享这一盛宴。 
    目前来看共享单车产业链结构总体包括上游(单车制造商、智能硬件供应商等)、中游(共享单车平台及其配套服务供应商)、下游(应用渠道商、支付提供商及终端用户)三个环节,如下图所示。 
     
    图6:共享单车产业链整体结构 
    处于中游的共享单车平台服务商无疑占据产业链核心位置。平台商通过整合上游提供的各类硬件产品,与中游配套服务商的服务整合后,向下游最终用户提供共享单车服务。其中,共享单车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1)共享单车平台服务商(包括相应APP 和云服务端),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2)配套服务供应商(例如IT 及通信服务供应商、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商、电商广告服务商、供应链方案提供商等),下面主要对各平台服务商做进一步对比分析。目前各家共享单车服务商模式在整体上有不少相近之处,但在硬件设计(车身&锁)与生产方式等关键维度上仍存在显著差异。以摩拜、ofo 等共享单车公司为例,通过在押金、计费、取车、锁头、还车、付费方式、硬件、单车成本八个维度进行了进一步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各家整体尽管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在部分关键维度仍存在显著不同。 
     
    表2:共享单车的业务模式 
    (1)摩拜:中高成本车型+定向制造+智能锁&发电系统。在生产制造方式上,根据物流新闻等媒体机构提供的信息显示,摩拜目前采用定向制造的模式,通过自主研发定制化生产,并与富士康战略合作,供应链上借助富士康的加工制造网络助力其发展;在单车硬件上,摩拜单车采用全铝车身、防爆胎、无链条轴传动、发电系统、智能锁等设计,造价相对更高,根据财经天下披露,mobike 型号成本约为3000 元,随着批量化生产已接近1800 元;而mobike-lite 造价预估在500 元左右; 
    智能锁&发电系统是摩拜与ofo 硬件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差异,摩拜采用了带GPS智能锁,并用太阳能与自发电技术解决锁的能源需求,据36 氪报道,摩拜共享单车CEO 王晓峰认为“摩拜单车最大的优势是其独创的智能锁”;摩拜、ofo 之后的后来者,几乎清一色选择了摩拜这种带GPS 的智能锁模式,目前核心难点在于为智能锁充电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2)ofo:轻便低成本车型+联合生产模式+机械密码锁。ofo 在生产制造方式上采用战略合作全国车厂联合生产的模式,跟飞鸽、凤凰等专业自行车供应链企业合作,通过就近工厂生产本区域投放的方式,建立国内工厂近距离点对点的供应链体系;在单车硬件上,ofo采用防爆充气车轮、铝合金轴传动、机械密码锁等设计,并在3.0 型号车上进行一定升级,成本整体低于摩拜,根据财经天下报道,ofo 单车造价预估在200 元左右; 
    在锁的设计方面,ofo 采用了机械密码锁的方式,据36 氪报道,ofo 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认为机械锁能保证开锁率,当前阶段使用机械锁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多家资方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本面前,共享单车行业的技术不是核心壁垒。据36 氪报道,2017 年1 月ofo 第一代智能锁已发布,采用了“机械+智能锁”解决方案,特点是密码可变、闭锁可知、待机两年不需充电等特点,首批初步投放在北京区域。 
     
    图7:ofo车型 
    一线共享单车平台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龙头企业日活进入百万级别。从Questmobile与企鹅智酷最新统计的摩拜与ofo 日均活跃用户数、总用户数等数据的情况看,共享单车行业一线企业的用户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摩拜的用户数随着其进入一个个新城市而不断增长,月度日活正进入百万级别;ofo 从2016 年10 月走出校园后,用户数也开启高速增长,最新统计的日活在50 万左右。 
    大额融资持续催化下,今年或是共享单车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随着产品技术完善与市场拓展的持续,共享单车初步走过已走技术验证与模式探索阶段,当前整体用户数正处于高增长阶段;我们认为,在 ofo D 轮(4.5 亿美元)、摩拜E 轮(1 亿美元)等年初业内大笔融资持续催化下,今年或成共享单车跑马圈地、市场争夺最为激烈的一年。 
     
    图8:摩拜与ofo月度日均活跃用户数变化 
    掘金共享单车产业链机遇,智能车锁成上游关键 
    共享单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自行车整车厂、智能硬件供应商(包括智能车锁、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定位技术提供商、其他合作公共自行车运营方等,智能车锁是共享单车上游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智能车锁(含通信定位模块)主要包括移动通信锁、蓝牙通信锁、机械锁三类。通过使机械化、非联网的单车实现智能共享,智能车锁可以称得上是共享单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共享单车常用锁具通常包括机械、控制、通信三大部分,其中1)机械部分例如卡簧等部件总体差异不大,联网的智能锁还可能配有减速电机、微动开关等。2)控制部分通常也是基于MCU 或SoC 的方案;3)最大的区别通常体现在其开锁时的通信方式上,主要包括:移动通信锁(例如摩拜)、蓝牙通信锁(例如小鸣)、机械锁(结合二维码,例如ofo)三类。 
     
    图9:摩拜单车的智能锁 
     
    图10:ofo单车的机械锁 
    智能锁具的移动通信方式上目前以2G 为主,NB-IoT 成未来方向。国内2G 网络因为覆盖相对广且成本比3G 低,目前是共享单车移动通信锁选择的主流网络。但在具体使用时,应用2G 网络的共享单车锁仍存在着开锁率低、稳定性差、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着使得NB-IoT 未来有机会成为共享单车的移动通信新标准。NB-IoT 相对于2G 而言,具有广覆盖、多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这将使得运用NB-IoT 方案的共享单车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1)用户体验提升。NB-IoT 低功耗的特点,使得共享单车不需要安装花鼓等人力发电装置,仅用太阳能电池板或自带就可以满足车辆用电需求,骑行时更加轻便,提升用户体验; 
    2)加强管理。NB-IoT 覆盖范围更广的特点,使得地下车库、地下室等偏僻位置的单车可收到信号,保证车辆持续在线,并提高了解锁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定位、丢车和乱停乱放等问题; 
    3)成本降低。使用NB-IoT 方案可以进一步适应共享单车低带宽的使用场景需求,结合低功耗特点,资费成本上有望进一步降低;此外随着功耗的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也有望延长,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体成本; 
    在此需要补充一点的是,由于2016 年6 月份冻结的NB-IOT 核心协议的3GPP R13 版本中,并不支持基站定位功能,R14 将在2017 年6 月份完成标准冻结,之后定位精度有望达到50 米以下,但在共享单车的场景中可能暂时仍无法离开GPS、北斗的厘米级定位辅助。智能车锁功能不仅是防盗,未来凭借数据获取能力支撑增值服务,将成共享单车标配。 
    我们认为,防盗仅仅是智能车锁的基础功能,而未来更大的价值将是作为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源头,成为共享单车技术门槛最高的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可以凭借联网通信能力结合内置的GPS,持续获取用户关键数据(例如单车的运动轨迹、某一区域内用户打开App 的频率,周边商场、写字楼位置等),并与后台分析结合,以支撑各类增值服务。在优拜单车的生态规划,将针对CBD、酒店、校园、交通枢纽、工业园等不同场景,优拜将对用户人群进行细分,提供针对性服务,还将在生活服务、智能硬件,甚至体育、金融上都有所尝试,将以出行为目标,连接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 
    从共享单车平台企业的战略选择上也可以看出业内对锁具发展方向的判断,在摩拜和ofo 之后,新近加入共享单车战局的企业都选择了摩拜模式的“智能车锁”,甚至正如前文提到的,早前坚持用机械密码锁的ofo 也开始研发推出更智能的锁具。 
     
    图11:基于共享单车智能车锁收集的数据将为增值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智能车锁之外,产业链上游重要环节还包括单车制造、发电系统与电池供应商等环节。 
    到2020 年共享单车保有量中性估计在1500 万辆以上,资本助阵平台商地位争夺战或将加速单车投放。结合第二章共享单车基础收费业务市场规模预计时数据与假设2020 年日均共享单车出行数(保守情况)= 1,720 亿次 X 1.01^5 X 3% / 365 ≈ 1486万次;2020 年日均共享单车出行数(中性情况)= 1,720 亿次 X 1.01^5 X 3% / 365 ≈ 3122万次;2020 年日均共享单车出行数(乐观情况)= 1,720 亿次 X 1.03^5 X 5% / 365 ≈ 5463万次; 
    目前一线共享单车平台(摩拜与ofo)在城市场景每辆单车日均使用次数预计在3-4 次,考虑到未来随着市场由高密度的北上广深核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后,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我们假设到2020 年,共享单车日均使用次数为2 次,则为了满足上述出行需求,2020年所需共享单车保有量为743 万辆(保守)、1561 万辆(中性)、2732 万辆(乐观)。千万辆级别的单车投入将给下游各领域带来大额的增量订单,仅模块领域增量订单需求就有望在10 亿以上。假设含无线(2G 或NB-IoT)/蓝牙及定位功能的模块单价为65 元/块,则中性情况下1561 万辆共享单车投入讲给模块领域带来一次性的10 亿,后续还将有持续的更新换代需求。资本推动下各家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加大单车投入抢占先发优势,给上游企业企业带来发展良机。 
    风险因素 
    1、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恶化。共享单车的四大变现方式中,基础收费业务给平台运营商带持续的收入及现金回流以支撑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而行业竞争恶化、过多同质化共享单车投入市场将可能使得各平台每辆单车日使用率大幅下降,导致基础收费业务收入下滑从而影响平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2、营运成本高于预期。共享单车平台运营时考虑了一定的车辆管理维护费用以及被盗、损毁的概率,若因市场拓展后整体管理难度高于预期使得维护费用成本大幅上升、或被盗、损毁率高于预期,将影响共享单车平台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而给整体产业链带来负面影响; 
    3、政策监管风险。共享单车作为公共交通服务产品,在此无桩单车出现之前通常由公共部门或关联公司承包提供,与政府联系密切;且目前“百车大战”背景下,街头巷尾遍布的共享单车因暂时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问题。未来共享单车监管政策条例出台后,不排除对整体行业发展产生一定限制的可能(例如牌照制、限定停放地点等)。 
    投资策略 
    作为数百亿以上空间的高频入口级应用,共享单车盛宴正在开启,并利好整体产业链,维持计算机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我们建议沿两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 
    (1)上游掘金:资本支持下的平台企业不断投入扩张给上游供应商带来黄金发展机遇,推荐与联通合作为共享单车提供CMP+AEP 物联网平台的宜通世纪、具有为关键部件智能车锁供应通信定位模块提供能力的高新兴(中兴物联)、移为通信、索菱股份(三旗通信);关注车身及其他部件供应商上海凤凰(供应ofo)、信隆健康(供应摩拜)。 
    (2)中游选美:当前共享单车平台行业格局未定而市场空间诱人,后入者仍有一定区域先发优势及整合并购价值,推荐华西股份(领投优拜A 轮);关注中路股份(投资并供货优拜)、常州永安(拟IPO,旗下永安行)凯路仕(新三板,参投小鸣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