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支付宝对外宣成,人类告别手机支付已经进入倒计时,未来5年,将会实现“空付”,任何一个标的物都可以作为支付的载体,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很多人都不感冒,觉得没啥。
但是,最近上海停车场无人支付系统上线,杭州无人超市试运营等等,让大众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停车场收费员失业了,超市收银员失业了,而这一切还刚刚开始,不论马云还是刘强东,都立下豪言壮语,50万家,100万家无人超市要在中国遍地开花,假设一个店铺需要2个收银员,那么这样的超市建成了,就会有200万的收银员下岗。
而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下岗的,或者职位被取代的人,都是年轻的80,90后,他们可能文化水平低,但是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只是他们,还有城市的白领80后,90后一样,很多岗位都在被颠覆,人工智能发展太快,每天都有新奇特出现。有一天,作为80,90后的你,被人工智能干掉,我们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我们先来看一下现在的80,90后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
好多都在打王者荣耀吧!结果很多年轻一代打的走火入魔,因此丧了性命。我想不通!
80后还在奋斗,创业,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和时代相比,依然费力追赶。90后也渐渐进入而立之年,开始考虑30岁以后的人生规划,但是很多人发现,3-5年都不知所向,00后刚刚青春期,可能还没感觉,这里暂不分析。
所以,我们经常会说,现在的80,90后很苦逼,都是很拼的,因为不拼,10年或者说20年之后社会会加倍偿还给你。
不是危言耸听,80.90后,如果到了35岁这个梗还是没有成功的迹象,那么你的人生该开始走下坡路了。
经常问周边的朋友,都是85后,90年左右的,都在说没时间,整天觉得时间不够用。你会发现,大家都在追赶这个时代,学习,社交,混圈子,但是依然追不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更可怕的是,有一部分人还像温水里的青蛙,没有危机意识,觉得这个世界都很美好,却不知人工智能这一波技术革命的改变会很快把自己取代。
所以,80,90后的奋斗者们,面对这个处处需要认知的时代,要清醒,一定要清醒。也许时间还会允许犯错,但是有一个错误,你不能犯,也犯不起。那就是什么都没做,已经被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了。
最近,在给新员工做培训,因为公司是做工业人工智能的(中机商圈:cmeplaza.com),所以培训中很多和人工智能有关,我也在问新同事,你们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到底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到那种地步?
我也在想,或许到10年,20年以后我完全能够想象到,我的身边一定会有机器人存在,或许他就替代我的某一个工作。如果我没有更多的追求了,该怎么办?想到这些,都出冷汗,原来自己并没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地方。或许,这一刻开始,我们去改变还来得及......
那么回到现实,人工智能到底都有哪些颠覆性的改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先说围棋界,一年前Alphago4:1完胜李世石,昨天,柯洁以1/4的目数惜败Alphago。
再说新闻界,里约奥运会开赛一周,今日头条的AI机器人通过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新闻稿件,以跟电视直播几乎同时的速度发布稿件。
随后就是金融、翻译,法律。特别是在华尔街:人工智能交易软件能通过吸取大量数据来了解这个世界,然后对股票、债券、商品和其他金融产品进行预测。人工智能可以持续不间断地观察这些信息,从不知疲倦,一直学习,不断优化预测。给予客户最优质的基金理财方案。
目前应用广泛的工业机器人就更不用说了。
之所以我们觉得危机感十足,对未来充满困惑和迷茫,只是因为我们不再年轻。
也许我们都能明白这一切的到来都是自然的规律,也知道未来已经来临,但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迷茫了,对未来整个时代的发展没有判断力,无法预知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会如何演变。换一个角度讲,如果时间跨度更大一些,也许大家还能更容易适应一点,就像过去工业革命革掉工匠们的命,那是一个钝刀割肉的过程,割着割着这一代人也就老死了。但我们的时代,变化的速度太快了,我们一生必然会经历好多次革命,也许每十年就一轮。所以,对未来的不可预测,让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
问我怎么办?取代就取代,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挺好的!
对,不可否认,很多人会觉得,人工智能可以让自己解放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挺好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工作,却养着大多数人。这不就是极左社会嘛,如果左是可行的,欧洲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困局。
所以,人工智能可以让我们变懒,但是社会还需要人来引领进步,还需要协作和价值交换的组织网络。如果我不工作了,我不产出价值,我没有可交换的东西了,你为什么还要和我共存于同一个组织网络中呢?如果有一天,就连能源都像空气一样不稀缺,材料科技像变魔术一样点石成金,粮食亩产一万八,长相和能力平庸的你而且还五六十岁了,将以一个什么姿态存活于这个世界上呢?那都太远了,想像不了,也许人们在那时候找到了新的协作框架(生产关系)了。但是你所谓的自己的事情是什么?不也需要和社会资源进行交换才能实现么?
人工智能解放了你,因为很多流水线作业不需要你了,所以需要你的创造力要保持鲜活!
如果想不被完全取代,那就要明白,你的无可替代之处在哪里。我们知道,人工智能会将那些机械的、长时间集中精神的、固定套路的工作,比如产线工、司机、配药师等取代。那如果你现在是这些岗位上的工人,就要小心了,同时也可以考虑如果取代了,你的另一个人生如何规划。或者说,是否要学习一下如何和机器搭配工作,因为毕竟取代了旧工作,还有新的主流工作么。但是有一点要明白的就是,机器一定会不断学习优化的,在单一专业的工作内容中,机器逐渐又会把人赶出去的。但是业务沟通事务还是人跟人的,人跟人之间做比较好的事还是人比较擅长。审美是模糊的、社会性的,这个还是人比较擅长。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和80,90后探讨一个话题,既然我们不能改变时代,那要如何顺应,这个拐点上,我们必须开始规划,或者认清事实,并与人工智能赛跑了,如果不这样,没有认清现实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必将被淘汰,这或许就是悲哀,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未来你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跳出这个趋势,我们来看一下,需要承认,作为一个老板,用机器人虽然投资大,但是和你比起来,那些加班不用给钱、又听话、不会有工作情绪、分析、学习能力超强的机器人,是多么的好用,就像富士康的管理人员说的那样:“一开始我们也是不接受机器人的。后来发现机器人很好,不用睡觉,又听话,不像那些工人那么难管,太省心了。”富士康的机器人是用三年就可以回本的,又不会跳楼,简直不要太爽。那些没有学历,没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年轻人们,你们该如何是好?社会应该怎么给这些人过渡的机会呢?
现实就这样残酷,别再认为会有固定的工作,安逸,旱涝保收,醒醒吧!也许我们都要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随时可能会失业,会失败,会从头开始。
不论你是已经工作几年,有经验,还是刚刚迈出校园,一个职场小白,所有的过往都没有卵用。
一劳永逸的金饭碗,根本不存在。
现在没有很拼过,10年或者是20年之后将加倍偿还。
30岁之前没有狠狠努力过的80后,正在被90后干掉。
不思进取的90后,也会被更激情热血的95后干掉。
同样,没有做到极致和无可替代的95后,10年20年后将会被人工智能干掉。
老天正在惩罚不愿改变的人。你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我和你一样反感、厌恶、抗拒这种对80、90后的集体“唱衰”,但很遗憾,我们不得不承认:你犯过最可怕的错误,就是,什么都没做,只是老了。
没有最好的选择,只要你的选择!!一切还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