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沸腾了!除了GDP超香港广州,深圳这项指标让北京上海艳羡不已!

发布人:管理员

虽然春季的脚步已经临近,阳历的2月依旧乍暖还寒,南国的深圳,却正在续写“春天的故事”新篇章!

2017年全国GDP相继公布,深圳以22438.39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全国第三,不仅超过省会广州,还超过了香港,而在此之前,外界普遍认为,2018年深圳GDP才能超过香港。深圳速度令人惊叹,将这个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春节将至,不少人已经离开深圳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七大姑八大姨的关怀每年只增不减。

“深圳有什么好的?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真的吗?”

是什么原因吸引你远离家乡来深圳打拼,这座城市到底有什么魔力?震撼发布的2018深圳城市形象宣传片或许能给你答案!

1

富可敌国不是梦,深圳GDP赶超新加坡

深圳在GDP总量上不仅超过了省会广州和香港,更超过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可谓“富可敌国”。

2017年12月31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广州GDP总值为21503.15亿元。2018年2月1日,深圳GDP数据出炉,22438.39亿元已经超越省会广州数据,领先幅度接近1000亿元。

此外,依据香港特区政府的预测,2017年香港GDP约为2.5万亿港元。但考虑到2017年港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幅度较大,使得香港GDP以人民币计算后增速“变小”。以2018年2月6日的汇率(1港元=0.8038元人民币)计算,香港2017年GDP约为2.0095万亿元,明显落后于深圳已经公布的数值。

深圳2017年GDP约合356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全球GDP排行榜,深圳GDP将仅次于排名第30的北欧富裕国家挪威。“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重要产油国阿联酋,还有丹麦、南非、新西兰等国家均被深圳甩在身后,使得深圳“富可敌国”成了现实。

同时,深圳人均GDP达18.31万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71万美元。这个数字要高于西班牙、沙特等主要国家,甚至超过了欧盟人均GDP(2.56万美元)的水平。

2

来了就是深圳人,北上深唯独深圳人口流入猛增

“来了,就是深圳人”,被认为是深圳城市文化中“多元包容”的最佳注解。

主编杨应森也曾在个人专栏感叹道,

“深圳没有方言,没有粤语优先,哪怕普通话南腔北调、在这里畅行无阻;

在深圳,粤菜不是‘一味独霸’,川菜、湘菜、淮扬菜、东北菜满城飘香;

粤剧也不是“一曲独唱”,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每周都会‘戏聚星期六’。”

深圳包容含蓄,不仅拥有互相尊重理解的多元化生活氛围,对人才引进也是极为重视。

深圳2016年末常住人口1190.84万人,较2015年增加53.0万人;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3.0万人!这一数据完胜北京和上海。

就在深圳市人口流入大幅增加的同时,2017年北京、上海人口数量较上年却是渐少的状态,并且是40年来首次出现人口数量同时下降的情况。

北京市统计局官网公布,2017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

上一次京沪两地人口同时减少,还是在1978年。

2017年Q2中国城市研究报告

BY百度慧眼团队

与其说逃离北上广深,还不如说是逃离北上。

深圳人口流入在一线城市分外显目,离不开深圳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

2016年3月23日,《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将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提高至本科每人1.5万元、硕士每人2.5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新引进人才申领租房和生活补贴全流程实现网上申请、审核及发放。

2017年4月10日,《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除了引进人才的配偶和加入落户更加容易以外,也对年轻化、专业化、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条件进一步放宽。

2017年8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提出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现“租购并举”,缓解住房压力。

以上一系列措施,都为深圳引进人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激烈争夺年轻人口的背景下,人才流入对深圳市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数据显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占了深圳全市GDP的40.1%,外来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对此功不可没。

排排君不少朋友同事都已经是深户哦。

3

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首超上海,仅次于北京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与北京、上海、广州并称为“北上广深”。

剔除广东、浙江、江苏三省,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达272家,在全国居于第三,仅次于北京的306家、上海的277家;而深圳、上海、北京三地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为62573.76亿元、60427.96亿元、179172.02亿元,在总市值方面,深圳A股上市公司市值首超上海,排名第二,深圳在城市总市值排行榜中的地位,离不开腾讯的巨大贡献。

深圳上市公司方阵庞大。腾讯(香港上市)、顺丰控股、华大基因等上市公司股价在2017年表现抢眼,而恒大、平安、招商银行、万科、比亚迪、中兴通讯、中信证券、汇顶科技、立讯精密、欧菲科技、深圳迈瑞等,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此外,华为、大疆科技、正威国际、柔宇科技等未上市企业,也都是行业隐形巨头。

4

全国第二,两成私募注册在深圳

深圳活跃的创投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不仅一级市场交易活跃,市值靠前,深圳二级市场的私募力量也是不容小觑。

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集中五大辖区之一的深圳,截至2017年12月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高达4377家,占比19.5%,仅次于上海,跃居全国第二,管理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则逊色于上海北京,屈居第三。上海北京多百亿私募,2017年又是价值投资元年,不少百亿私募厚积薄发,在2017年取得不错的业绩,不少私募旗下新基金发行出现爆款,尤其是股票策略产品,发行的火爆程度造就新发产品暴增的盛况。

5

数量收益齐飞,深圳私募逆天

私募排排网统计了2017年1月6日之前成立的广东私募产品数量,在2233只广东私募产品中,注册在深圳的私募数量庞大,1723只深圳私募产品,占比高达77.16%,广州则仅有367只产品,这一比例仅为16.44%。同为北上广深梯队,数量上已是云泥之别。

深圳私募不仅产品数量遥遥领先于省会城市广州,平均收益更是亮眼。

深圳私募翻倍产品

在私募排排网纳入统计的499家私募公司中,大多以股票策略为主,这些深圳私募公司在2017年战绩满满。39家公司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均在50%以上。

据排排君所知,在翻倍领先的深圳私募产品中,云溪基金、赛亚资本、林园投资、东方港湾投资不仅公司注册在深圳,办公地也是在深圳。

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有“中国巴菲特”的美称,著有《时间的玫瑰》一书,崇尚价值投资,坚持挖掘个股的价值,与伟大的企业同行,但斌也是茅台的拥趸,2017年茅台股价屡创新高,但斌旗下的基金也是收益倍增。与做投资的理念的一样,跑步也是但斌喜欢的一种运动,没准哪天你还可以在红树林偶遇但斌总。

深圳光鲜亮丽,活力四射,Ta是创新之城、是粤港澳大湾区重镇、是时尚之都,Ta有人人艳羡的蓝天白云。深圳也有其发展的短板,文化、教育、医疗都是深圳的硬伤。文化底蕴不足,缺少优质大学,深圳大学虽然是深圳最好的大学,但在全国知名大学中却排不上位。

“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一二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但是我们依旧选择在深圳奋斗,在深圳累是因为生活、工作节奏快;而三四线城市的人最累的部分是人情世故、拼关系、潜规则,是做人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相对封闭的三四线城市,深圳充满传奇,机会更多,靠自己能力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案例不胜枚举,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一路拼杀,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个个例!

这就是我们工作生活与追寻梦想的城市——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