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几个月的上涨之后,中国的人民币12日下跌。
此次下跌是因为中国央行于10日调整了规则,降低了交易者做空人民币的成本。
中国央行在10日的一份声明说,中国人民银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零。以前,对于实际上锁定某种货币未来交易汇率的远期售汇合约,银行需要持有相当于交易额20%的资金。现在它们不必再这样做了。
央行此举似乎旨在稳定人民币汇率。截至上周,在中国交易的在岸人民币自5月以来已升值约6.6%,升至1美元兑6.69元人民币。9日,人民币升值约1.4%。
声明还说:“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最新的规则调整可能会削弱近期人民币的走强势头。
美银美林集团董事罗希特·加格说:“总的来说,这告诉我们的是……他们肯定在试图发出一个信号,或许他们对当前的升值速度感到不满。”
加格12日在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华尔街动向》节目中说,此举还表明,也许中国央行在为在岸企业提供一个选项,以对冲“在未来一个半月的任何不确定性背景下可能出现的任何美元走强”的影响。
美国大选定于11月举行,市场正在密切关注。
不过,加格仍然看好人民币升值。他说:“既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要好得多,而且利率差也非常有利于中国,我依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在岸人民币的强劲表现将不会改变。”
分析人士将人民币升值与中美两国国债收益率之间创纪录的利差联系在一起。
虽然美联储已经降息,并表示未来几年的利率将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但中国央行已经扭转了短期利率的大部分跌幅——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债收益率将高于其他主要市场。
这可能吸引投资者购买中国政府债券,导致资金流向人民币——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12日上午,在岸人民币汇率继9日飙升之后走弱,降至1美元兑6.7元人民币上方。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经济与市场主管塔帕斯·斯特里克兰在12日的简报中写道:“人民币在上周五(9日)的大幅升值……今天上午已基本被扭转。“他说:“原因很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周末调整了规则,降低了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减少了对货币走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