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古装大片中出现的箭雨遮天蔽日在现实中真的可以做到吗?

发布人:管理员

9.jpeg

说到遮天蔽日,古代战场上,从弓箭阵射出的箭雨一般都被历史记载为遮天蔽日。突出了弓箭阵的密集,阵容浩大,营造出宏大的战争场面。但是这在真实的战场上到底是否可以实现呢?

在现今各类影视作品中(包括国内国际),但凡是大制作的古装战争片,那么箭雨把太阳挡住是一定要被体现出来的。不论是国内的大片,还是好莱坞的巨制。

斯巴达300勇士中的箭雨

在《斯巴达300》勇士中,斯巴达的勇士向天空中射箭,看上去阳光都被箭雨挡住了,这到底能不能真正实现呢?

要实现这种效果相当困难!

首先,要做到这点不是靠着人员浩大就可以实现的。即使秦始皇的地下军队集体复活,拿出弓箭射向敌阵,没有正确的方法也是无法达到“遮天蔽日”这个效果的。

始皇帝的大军

如果一定要做到,也是有可能的,首先你要是军队的统帅。

第一种方法:调整阵型

在古代战场上,长弓手(特指蒙古,满族的射手)巅峰状态下每分钟能满弓射出8-10支弓箭。从物理学角度考虑,每一个长弓手就是一个拥有150毫赫兹频率的弓箭发射器。

平均每支箭在空中划过到达敌阵的滞空时间约为3秒,如果是open fire(自由射击)的话,仅能有一半的弓箭是保持滞空的。按照古代军队所用“箭”的平均大小,那么一支弓箭可以制造出约为40平方厘米的阴影面积。但是因为滞空时间中仅有一半的弓箭,那我们就可以认为平均的阴影面积为20平方厘米。

那么这时如果你可以将阵型调整为方形,并且每一行两人间间距半米,行距1.5米,并且一个设计列阵有20行,宽30米,那么每平均一米的宽度能有18支箭停留在空中。如果是正午,阳光正好的话,那么在有效射程内这些箭会遮挡约为1%的阳光。

就是这个一米的范围内可以出现遮天蔽日效果

总结出来,即便调整阵型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第二种方法:增加阵型密度

如果你能让射手们站的更近,达到每平方米4个人的程度,这样每平方米射出的箭会翻两番,在我们不考虑他们射击的舒适程度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射手们的射击频率。同时再将每一个箭阵的宽度增加到60米,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个场景,那么也就是每米的宽度中将会有至少130名射手。

大概就是比这个更密集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强他们的射击频率,就如同指环王中精灵王子莱戈拉斯的射箭速度。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莱戈拉斯还真的射不出那么快的箭,但是这并不是人类达不到的程度,莱戈拉斯的射箭速度在电影中表现是8秒内射出7支箭。

莱戈拉斯射箭

当我们训练出来犹如莱戈拉斯一般的一大群射手后,让他们以之前的密度排列箭阵,那么我们的箭阵平均每秒可以射出339支弓箭(在一米的宽度范围内),这样在一米的宽度下,我们就可以遮挡到1.56%的阳光了,差不多可以把一个人遮在阴影下了。

但是总结来说,距离遮天蔽日还差得远呢。

第三种方法:配备高级射箭机器

既然从阵型下手行不通,但是通过加快射击频率可以遮挡住更多的阳光。那么我们就放弃手动射箭。假设以加特林机关枪的射击速度,把子弹换为弓箭的话......

首先,如果在有射箭器的情况下,先说说古代的射箭器。比如说诸葛连弩,这种战场大杀器。每分钟可以射出至少70支弓箭,这样每100平方米的战场就会被至少110平方米的箭阵遮盖住,当然这其中肯定还有一些箭是相互重叠的。

诸葛连弩

为了计算遮盖地面面积的百分比,我们用了一个大家高中就学过的简单公式:

这就能计算出大概的覆盖比例

在这个公式的计算之下,我们用以上的条件进行代入计算,最后得到的覆盖面积比例在30%左右。

以人眼来说,如果只有30%的覆盖率,对于阳光我们只是会觉得有一些暗淡,完全做不到遮天蔽日,但是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增加每平米所有弓箭的数量以达到要求。

这里,我们就需要真正的王者,“加特林弩箭发射器”了,加特林机关枪在每分钟可以射出将近5000发子弹,换算成秒也就是每秒接近100发子弹,如果使用“火神”机关枪,在功率全开的情况下,将每发子弹的能,转换为射箭所需的能。那么每秒这个“加特林弩箭发射器”可以做到射出300支以上的箭,那么依照公式,我们就能阻断战场上空99%的阳光了。就可以做到遮天蔽日的箭雨咯。

加特林机关枪,想象着他在射箭

其实以上三种方法我们都在假设着是正午开始进行战斗,如果要是在太阳升起或者落下时开始战斗。那么阳光必须要穿过整个箭云才能落地,在这种情况下遮天蔽日的难度系数就不那么高了。只需要找准角度,发射!很简单你就可以遮挡阳光,但是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指望这这些箭一定是射向敌阵的了。

所以,电影中的箭雨遮天蔽日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可以想象着秦始皇的百万大军列阵成上文的密度和阵型,再同时爆发出洪荒之力是可以做到遮天蔽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