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复盘,港股无利润医药生物公司上市后表现如何?
港股医药新政策与科创板上市标准均提出了市值要求,分别为15亿港元、40亿人民币
1、香港交易所(269.6, 0.80, 0.30%)对生物科技公司明确提出了“财务测试豁免条款”。科创板上市标准中对医药创新公司的财务豁免条款,虽未明文表示,但已经隐含在文意之中。财务指标豁免预计是科创板与港股最大的相似之处,亦是新政策与之前政策最大的不同之处。2、目前8家按照港股新规则上市的公司市值均高于40亿人民币(约合45.5亿港元)。康希诺生物发行市值接近49亿港元,在8家生物医药公司中发行市值最小,但也满足40亿人民币的要求。港股无利润医药公司上市后表现或可供参考。
主打产品已上市的医药公司,上市后股价上涨概率较大,呈现出正相关性
虽然目前样本量有限,但仍可以看出比较显着的相关性:主打产品未上市的公司中,下跌公司占比达80%,上涨公司占比仅20%;而主打产品上市的公司中,下跌占比为33.3%,上涨占比达66.7%。
港股无利润医药公司上市后表现:50%公司跌破发行价,37%公司显着上涨
8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4家公司下跌:歌礼制药、百济神州(77.1,-0.45, -0.58%)、华领医药、迈博药业;占比约50%。3家公司上涨: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生物;占比约37%。1家公司表现持平:基石药业;占比约13%。从股价历史表现上看:若上市后,前2个交易日跌破发行价,预示着一月或数月内将有更大的跌幅。而股票上市后,前2个交易日上涨的公司,后续涨跌不一,未有明显规律,但基本位于发行价之上。
主打产品市场空间大、已有竞品的市场规模大 预计对公司上市后表现有提振作用
歌礼制药/华领医药 目前主打/在研产品为创新化药。康希诺生物在研产品为疫苗。另外5家公司为创新生物药公司,产品均涉及 PD-1/PD-L1:其中君实生物、信达生物PD-1单抗已上市,百济神州 PD-1单抗已申报。但迈博药业 在研PD-1单抗目前仅处于I期临床阶段,其核心在研产品为奥马珠单抗等产品;基石药业 产品为PD-L1单抗。主打产品市场空间大、已有竞品的市场规模大或从侧面解释了康希诺、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公司上市后的较好表现:疫苗市场的可拓展性较大,竞品市场规模已达777.44亿元。PD-1市场空间广阔,目前竞品市场规模从最终市场表现来看,2款全球领先上市的竞品目前销售额已达957亿元,且PD-1单抗销量显着高于PD-L1单抗。
风险提示
研发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
01
港股医药新政策与科创板上市标准的比较
1.1. 港股医药新政策与科创板上市标准均有对创新医药企财务指标的豁免
港股方面:港交所官网显示:为拓宽香港上市制度而新订的《上市规则》条文于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有意按新制度申请上市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可于当日起提交正式申请。作为上市改革的一部分,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下文将不再严格区分,统一采用 港交所 表述)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了三个章节并对之前的《上市规则》条文作相应修订,其中一章即为:“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这是港交所“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此句引自港交所行政总裁)推出的新上市制度。
同时港交所表示:由于生物科技属专业界别,联交所正/已邀请业界专家组成生物科技谘询小组,在联交所审阅生物科技公司的新上市申请时提供意见和协助。该小组为谘询性质,联交所只会在有需要时方会谘询个别成员意见。
港交所《上市规则》表示:生物科技公司“须符合《上市规则》第八章(第8.05、8.05A、8.05B及8.05C条除外)的规定。” 《上市规则》的“第8.05、8.05A、8.05B及8.05C条”主要为“现行主板资格测试”(见下表),可以看到香港交易所文件精神:按新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不受“财务资格测试”限制。
科创板方面:针对医药行业企业,《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文件明确表示:“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在科创板5套上市标准中,前4条上市标准均涉及营收或净利等相关财务指标要求;而第五条标准未提及相关财务指标,这意味着第五条上市标准是对医药创新公司 营收、利润要求的豁免。
财务指标豁免,是科创板与港股最大的相似之处,亦是新政策与之前政策最大的不同之处。
1.2. 港股医药新政策与科创板上市标准均提出了市值要求
港股方面:医药新政策明确提出了市值要求:“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 15 亿港元”。港交所已给出说明,提出这一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公司,“合资格提出申请的可能就只限于那些在首次公开招股前已有投资者因相信公司及管理层能成功进行研发活动而作出大额投资的公司。”
科创板方面:豁免财务指标要求的公司仅位于标准五,而标准五对公司的市值要求为40亿人民币。虽然港交所上市标准15亿港币远低于科创板要求的40亿人民币。但是目前8家按照港股新规则上市的公司市值均高于40亿人民币。2019年3月28日上市的康希诺生物发行市值接近49亿港元,是8家生物医药公司中,发行市值最小的一个,但是也满足40亿人民币的要求。
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大部分可满足科创板上市规则五的市值指标。而科创板上市标准五提出的“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8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也都满足。港股无利润医药公司上市后表现或可供参考。
02
港股无利润医药公司上市后表现:50%公司跌破发行价
以下所讨论医药公司,均为按港股新规则上市的无利润医药公司。8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4家公司下跌: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迈博药业;占比约50%。3家公司上涨: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希诺生物;占比约37%。1家公司表现持平:基石药业;占比约13%。
其中,百济神州为美股+H股公司,君实生物为三板+H股公司。
【以下为内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