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的一个深夜,北查尔斯顿市一家Waffle House餐厅内,半岛电视台著名记者Will Jordan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神色紧张。他在等待一个人。
半个小时后,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中年男人出现了,他便是Will Jordan要见的线人。在接上头之后,两人迅速转移到附近的一家酒店里,根据事先的协议,半岛电视台不能对他面部进行拍摄,采访声音也必须做变声处理[1]。这些小心谨慎的举动,暗示了这场见面有多危险。
北查尔斯顿市位于美国南卡莱罗纳州,是一个人口不足8万的小城,这里属于狭长的美国热带南方,野草沼泽密布,常年闷热,水汽氤氲,2009年波音选择在此建设组装和装配工厂后,这里一跃成为美国航空航天中心之一。而这位神秘的中年人,便是波音北查尔斯顿工厂的员工。
在确保安全之后,中年人开始讲述他了解的波音工厂内幕:“流水线上的工人是最大的问题,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没有经过训练,对组装飞机的安全性毫不关心。”他坦承自己爆料的初衷:“我知道的一切让我苦不堪言,一架波音飞机上有300条生命,他们的命比我重要。”
为了验证他的说法,在记者的说服下,他穿上带有隐蔽真空摄像头的工作服,潜回到了波音的工厂,进行秘密拍摄。
在穿过“Cameras Not Allowed”的大门之后,这名员工进入到组装波音787的核心车间,开始对正在上晚班的波音工人进行暗访,其中一个经理满口脏话地说道:“这些人都是从街上找来的,有他妈以前做汉堡的,有在赛百味做三明治的,他们不知道把部件拼在一起的重要性。”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在后面,一名工人向线人描述了波音车间普遍的吸毒现象:可卡因、大麻和止疼片,甚至只要提前下订单,就能够在工厂里买到毒品,而波音从来没有组织工人进行过药检。较差的工人素质、松散的管理以及紧张的工期,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充满漏洞。
然后,线人在车间里随机采访,问“你会乘坐你组装的787飞机吗?”他前后一共问了15个人,其中10个人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其中一位回答道:“我才不会坐这些飞机呢,因为我知道这破玩意儿是怎么造出来的。”还有一位调侃道:“我可能会去坐,但我有自杀倾向。”
除了秘密线人之外,半岛电视台还采访了包括前波音工程师、航空公司客户、核心供应商、航空界分析师等一系列相关人员,不断验证了一个结论:波音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巨大漏洞,最终影响了飞机制造的质量。最后,Will Jordan带着摄制组前往波音,试图寻求官方的解释和回应。
当半岛电视台把一切证据展示在桌前时,波音的公关主管紧急喊停,要求立即关闭摄像机,并双手叉腰地质问道[1]:“是哪个工人告诉了你们这些?”记者拒绝透露线人身份,波音随即中断了访谈。几天后,他们以书面形式否定了所有证据,并指责Will Jordan像一个“小报记者”。
半岛电视台的纪录片于2014年9月面世,但没获得在美国上映的机会,只在挂到了自家电视台和YouTube上,几乎没有激起大众的关注。而那些对波音的质疑,也逐渐被淡忘。
直到四年后的2018年10月29日,搭载着189名旅客的印尼狮航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后13分钟左右,一头栽向大海坠毁;5个月后,另外一架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后不久,以9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5000英尺的高空向下俯冲,几乎是40度角直插地面,157人死亡。
四年前北查尔斯顿的深夜,令那名工人寝食难安的担忧和恐惧,终于酿成了一幕幕惨剧。半岛电视台的记者在2014年察觉到了问题:差劲的工人、糟糕的管理、大规模的外包、对利润的极度追逐等。但他们并没有能力回答那个最底层的问题:波音的问题根子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