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诺加大金融市场开放 离岸人民币连涨三天4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美元兑人民币报6.2834,下调77点;欧元兑人民币报7.7716,下调50点;
100日元兑人民币报5.8808,上调111点;港元兑人民币报0.80048,下调9.7点;
英镑兑人民币报8.9108,下调73点;澳元兑人民币报4.876,下调70点;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报4.6255,下调104点;新加坡元兑人民币报4.7989,下调59点;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报6.5601,下调154点;加元兑人民币报4.9965,上调22点
USD/CNH 当日内: 有上涨的可能,目标价位定在 6.2902 。转折点为: 6.2640交易策略:有上涨的可能,目标价位定在 6.2902 。备选策略:如跌破 6.2640 ,USD/CNH 目标方向定在 6.2544 和 6.2487 。技术点评: RSI技术指标小于中性区域50。 MACD技术指标呈现看跌状态并 处在其信号线的上方。 此外,价位处在其20天及50天移动平均线下方 ( 当前是 6.2745 和 6.2770 )。支撑位和阻力位:6.3017 **6.2959 *6.2902 **6.28456.2729 (当前价)6.26786.2640 **6.2544 *6.2487 **
当前人民币上涨得益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承诺加大在岸金融市场的开放,包括扩大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额度。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分论坛。谈及当下的中国美贸易摩擦,易纲表示,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国美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及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本质来说,这种不平衡是结构性问题。中国不会以人民币贬值来应对贸易争端。
此外,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表示,所谓“中国正在考虑使用人民币贬值来应对当前与美国的贸易争端”的报道,应属少数投机者炒作,意在混淆视听,试图趁机获利或试探政策取向。
“2017年以来,市场预期合理分化,央行应该已经逐渐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市场供求在当前汇率形成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管涛称。
中国据悉也在考虑继续放宽对股指期货的交易限制;周三纽约后市,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至6.2615元人民币,4月份高点在6.2549。
彭博模拟的CFETS人民币指数上涨至96.85,为两个月以来最强水平。
丹斯克银行的Allan von Mehren表示,中美贸易对峙最紧张时期或许已经过去,爆发全面贸易战的风险消退,风险情绪有所改善。最新公布的金融业开放措施暗示今年改革力度会更大。
贸易争端下的人民币风险管理及投资机遇:贸易战下汇率震荡为主
4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威胁要继续加码关税,而中方在喊话“永不关闭开放大门”的同时,不断释出对特朗普的贸易威吓“决不妥协”的信号。直至博鳌讲话之后,国际市场贸易战恐慌情绪减弱,但波动仍未平息。风波之下,国际市场的人民币走势将何去何从?
寰盈国际首席策略师赵璞认为,2016年8月,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启动,中国汇率体制日益趋向市场化,政府和市场明显开始接受人民币汇率有更大的波动性,国际市场也因此将2017年视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元年。然而仅一年之后,中美贸易战便大打出手。从目前来看,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震荡区间,这对刚刚走上国际化货币之路的人民币来说,是或许提早到来,但终将体验的一次大考,相应的剧烈震荡的汇率下的风险管理,也成为所有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的一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