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需要冬眠的动物有很多,比如:熊,松鼠等。但是蛇和它们冬眠的理由并不一样,熊冬眠更多的是因为冬季食物匮乏,但蛇冬眠则是因为它们根本无法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生存。 蛇,属于变温生物,它们自身不消耗能量用于维持体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因此它们对食物的需求度不如哺乳动物那么高,每年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存活下来,在食物匮乏的年份时,蛇可以凭借这个优势幸存下来。 但是变温动物都有一个致命缺点,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的体温也会随之而降低,而这就会导致它们的身体僵硬,无法行走。这是因为,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需要体内的酶来催化,但是酶对温度要求较高,当蛇的体温较低时,酶的活性就会大大降低,此时它们体内生产的能量将无法满足活动所需,就会导致行动缓慢,身体僵硬。 事实上,不只是蛇,其他冷血动物也是如此,比如:古人猎杀巨蜥时, 往往会选择清晨时,此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巨蜥的行动能力缓慢,几乎没有任何抵挡人类攻击的能力。但当到了中午时分时,巨蜥身体晒足了太阳,体温就会回升,此时它们将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当外界气温低于15℃时,蛇就会赶紧寻找一个安全且较为温暖的地方过冬。为了平安过冬,它们往往还会集中在一起,多条蛇共享一个洞穴,在冬眠期间,它们不吃不喝不动,身体的代谢也会降低到最低,只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 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冬季气温过低,将可能会冻死一大批蛇,等到来年时蛇的数量就会显著减少。 在寓言故事《农夫与蛇》中,农夫遇到的僵硬的蛇,其实就是因为气温较低,而无法活动的蛇。农夫利用自己的体温暖醒蛇之后,蛇误以为春天到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冬季没有进食,所以蛇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食,而农夫很可怜,被自己暖醒的蛇咬死了。 不过被农夫暖醒的蛇也无法存活,因为外界温度较低,蛇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将会被冻死,即使没有被冻死,老鼠、猫等都能将它们咬死。 还有,蛇在冬季没有任何自保能力,家里饲养的老母鸡,都能把蛇当虫子一样吃掉。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的蛇都需要冬眠,在热带地区,蛇很少会冬眠,它们常年活跃,所以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需要注意防蛇。
我的位置:
蛇冬眠可能会被吃掉,为何还要冬眠?
发布人:蓝海商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