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中国为什么要提前于1964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发布人:管理员

1960年,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后,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并没有因此而中断。二机部在北京附近简易的棚子里着手原子弹的研制。这时,他们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正在进行一系列部件的试制、试验工作,只剩下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即核燃料生产加工问题,而且专家们认为,这个技术难题他们能够攻克。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肯定,经过二机部和有关方面的努力,只要进一步抓紧时间,加强组织协调技术攻关,安排好所需的配套件的研制、供应,两三年内,即最迟在1964年,实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是有可能的。二机部的同志也是朝这个目标安排工作的。所以给中央的报告里,二机部的同志认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宜早不宜迟,应该尽可能抓紧时间,抓紧工作,力争早日爆炸,于是就写上了两三年时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他们确信,只要抓紧,这是可以实现的。

中国为什么要提前于1964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62年8月,二机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在1964年,不迟于1965年上半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两年规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审阅后提出力争在1964年实现规划的要求,即要争取在1964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当时,根据刘少奇的建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原子能15人专门委员会,加强领导,保证这个规划的实现。

1964年6月,不带核燃料的原子弹模拟装置试验成功。这样,有关原子弹的最后一个技术问题解决了。接着,开始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准备工作。

中国为什么要提前于1964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张爱萍、刘西尧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问刘西尧,假若暂时不试验行不行?刘西尧回答说,估计没有问题。但是,为了研制氢弹,还得首先爆炸原子弹,弄清原子弹的梯恩梯当量才行。周恩来为什么要提出暂缓核试验?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极其严峻,霸权主义者扬言,中国若进行核试验,他们就摧毁我们的核设施、核基地。于是,中央专门委员会经过多次研究,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是早试;另一个是晚试,先抓紧“三线建设”,待时机成熟后再试。但是,经反复考虑,主要是战略上进行认真分析后,毛泽东认为,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要早响。于是,中共中央果断地选择了早试的方案。

中国为什么要提前于1964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其威力在2万吨梯恩梯当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