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那些在健身房里听不懂专业名词和一些基础知识!

发布人:管理员

「科普贴」那些在健身房里听不懂专业名词和一些基础知识!

一身充满肌肉的匀称身材想必一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健身不能只由自己蒙头苦练,它也需要与别人交流方法与心得,所以学习健身时的一些专业术语不仅能够帮助你更加清晰的理解健身内容和提升健身效果,在交流时也会让别人认为你有一种权威感并且听上去你很专业,在指导别人时满口的专业术语也能瞬间提升自己的逼格。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运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凑,持续时间较长。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常见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跳绳、球类运动、自行车等等。有氧运动有三要素,1,全身性的。2,心率需要到达极限心率的60%到80%区间,你的极限心率是220-你的年龄。 3,时间延续在20分钟到1小时之内。有氧运动可以减脂,同时也是唯一的减脂办法啊,除了抽脂手术。所以你每天拼命训练,如果没有有氧,脂肪不掉的。

无氧运动,lift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运动所需能量来自无氧酵解。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

无氧运动过后,损伤的肌肉的修复和乳酸的代谢消耗脂肪,能够增大肌肉和脂肪的比率,增加身体新陈代谢率,是很好的减脂训练方法(肌肉含量高的人不做有氧都不用担心发胖,因为肌肉提高基础代谢,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时,无氧运动对肌肉围度、力量、耐力和速度方面的提高贡献很大,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并塑造完美身材。常见的无氧运动包括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肌力训练等。

RM

“RM”是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中文译义是“最大重复值”,引译为“最大重复次数”、“最大重复次数的重量”或“一定重复次数的最大重量”。

在健身锻炼活动中,“RM”被约定俗成地规定为能够重复试举一定次数的负荷重量,如“6~12RM”所表达的就是“最多能重复或连续试举6~12次的重量”。如用100公斤进行卧推练习,当竭尽全力最多只能连续推举5次时,那么这100公斤就是该动作5RM的重量。为便于记写,在训练计划中一般都是这样表达规定的、因人而异的负荷重量。

动作与组数

健美训练中,一般都是分组做的。要训练肱二头肌,便选了哑铃弯举的动作,先连续做了12次,力竭,这就是完成了一组动作。然后休息了45秒,这45秒就叫组间休息也叫间歇时间。一般为了增大维度,仅选择一两个基础动作即可,但是如果作为维持体重提醒的,需要选择4,5个动作。每个动作几组,每组几个【几次】,需要跟每组几个RM的那个概念弄清晰,免得混淆。

间歇时间

这是一个较少被重视,却又十分重要的要素。指的是前一组与后一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这个时间实际上是一个不定量,不是30秒或是1分钟。在实际训练中,应视本人年龄、训练的肌群大小以及当时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是以心率来参考。当心率恢复到极限心率(220-本人年龄)的50-60%时,即可开始下一组训练。(当然是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通常短间隔在20-40秒左右,1分钟左右为中等间隔,1分半中以上为较长的间隔。镜湖推荐看表摸脉,5秒钟心脏跳动9次即可开始下一组,超过9次就在休息休息。一般来说,高手牛逼之处不是力气大,而是恢复时间快,45秒可以做到完全恢复,准备好下一次训练,而新手往往需要1分钟到2分钟。

基本动作、 孤立动作

基本动作(复合动作):是指练大肌肉群(如大腿,背部,胸部)时连带练小肌肉群(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动作。可以采用相对较大重量,如常说的“三大举”——深蹲、硬拉、卧推。另外一个定义就是多个关节参与的动作。比如深蹲包括髋关节+膝盖关节参与。卧推需要肩关节+肘关节。硬拉需要膝盖+髋关节。还有一个定义就是使用杠铃哑铃这种自由重量的动作。但是这种定义不完整,比如仰卧哑铃飞鸟是孤立动作,引体向上是基本动作。作用:对于整体增大肌肉体积、增强肌肉力量效果显著,对于提高全身肌肉间协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也很有效果。

孤立动作:是指只针对一个局部肌肉群,或者只是一小块儿肌肉的动作。采用重量相对较小。孤立动作和基本动作相对应,目的是尽可能不借用身体其他部位的助力,让所练肌肉单独承受训练负荷,以获取更大的训练效果。例如:练习胸肌的时候,相对于综合涉及到胸、肩、三头、甚至背部等肌群的基本动作卧推,那么哑铃飞鸟、十字夹胸等都算是孤立动作;练习肱二头肌的时候,相对于杠铃弯举这个基本动作,用哑铃专门针对肱肌的的动作就算是孤立动作。作用:对于局部肌肉的增肌增力很有针对性,对于突出肌肉线条、肌肉分离度等有明显效果

超级组

「科普贴」那些在健身房里听不懂专业名词和一些基础知识!

”超级组“是前健美生生阿诺德.施瓦辛格为了节省训练时间所创。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刺激更多的肌肉群,但是训练强度也是非常大的。不建议中级以下的训练者使用。其实方法很简单,都是根据身体的对抗肌展开训练的。例如:胸和背、二头和三头、股二和股四、腹肌和下背。之所以说它训练强度大,是因为在同样的训练时间内你要完成更多的训练动作,在这期间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是从这个器械走到那个器械的时间而已。

力竭

力竭是指负重训练完成到最后一次无法再多完成一次试举,使肌肉达到一定的疲劳状态。力竭训练在健美训练中很常见,通常多出现在多次数的训练中,是个加深肌肉刺激和增加肌肉耐力的好方法。

肌肉泵感

肌肉泵感也叫充血,是指在负重训练中,由于血液短时间内流向目标肌肉所产生的肌肉膨胀感,同时肌肉围度也会增加。好的运动同充血后肌肉围度会增加2CM以上。初学者只要严格训练动作,不贪重就可以慢慢找到充血后的肌肉泵感。这是训练是否到位的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

肌肉感受

在负重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肌肉从拉长和收紧有所关注,肌肉在用力的过程中会有酸痛和膨胀感产生,这都是肌肉的感受。初学者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对肌肉的感觉,他们可以通过准确的训练动作和多次数的重复来体会到肌肉的不同。

金字塔式训练

「科普贴」那些在健身房里听不懂专业名词和一些基础知识!

它是指在练习某一动作时,逐渐增加每组的重量,相应减少每组的重复次数,直到重量加到预先安排的最大重量,次数在逐渐减少到预先安排的最低次数为止。这样练习的重量就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塔式,就把这样的训练称为金字塔式训练法。

比如我们在做杠铃推胸练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重量为20公斤,也就是杠杆的重量,一般做15-20次,将参与运动的肩关机和肘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胸大肌也完成了预热。然后再逐渐地增加重量,第二组可以将重量增加到30公斤,所要练习的次数也要相对减少。可以做12次,依次类推。将重量增加到身体所能承受的80%的时候,相对应的可以做2-3次动作。

最后感谢你阅读我的文章,喜欢可以关注我以后还会持续的更新。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会一一回复。今天的主题是「科普」,对于大部分的新手而言,与别人交流方法与心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课。在埋头搬铁的同时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