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金准数据 全球动力电池研究报告(下)

发布人:行业研究

三、市场行情分析

1、中日韩三国厮杀,中国或将笑到最后

说到动力电池供应商,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几个熟悉的名字: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特斯拉超级工厂、中国的比亚迪等。直观上来看,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主要集中于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

电池技术发轫于日本,在韩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它的重心开始向中国大力转移。中国目前拥有超过140家电池生产商,动力电池生产能力远高于日韩,预计到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会上升到70%以上。

2014-2016年中日韩三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

近年来,日本动力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其凭着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仍拥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助力下,再加上我国汽车装配企业对本土产品的偏好,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增长速度要远快于日韩两个竞争对手。

而且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项目就有52个,总投资额达到919.96亿元。其中,动力锂电池项目有30个,投资额达到676.27亿元;正负极材料项目有16个,投资额达183.19亿元;电解液及隔膜项目有6个,投资额为60.5亿元。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不仅投资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全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和综合实力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可见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势头之猛。与日韩不同,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大幅度领先韩国,有赶超日本的趋势。

2016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产量top10

从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产量来看,受益于特斯拉相关车型的畅销,日本松下产量最高,2016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动力电池3088 MWH;此次榜单,韩国企业占据三家,分别是LG化学、三星和SK集团,合计市占率为15.2%;中国共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比亚迪、北京普莱德、万向及中航锂电。比亚迪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寡头,2016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产量为1540 MWH,四家中国企业动力电池产量合计2468 MWH,占比31.1%。而且在前十之外,我国也有较多企业占据高位,未来有望冲击前十。

影响动力电池企业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电池搭载车型的销量及相关车型搭载的容量是两个重要因素。松下动力电池主要供应特斯拉,由于特斯拉车型具有电池容量大、销量高的特点,因此松下稳居榜首。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比亚迪已经多次蝉联全球第一,但其主要销售的是唐、秦、宋这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电池容量跟特斯拉的纯电动车型相比不足,如果换上纯电动汽车销量还这么好,估计比亚迪分分钟秒杀松下。

而且,就在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呈上升趋势的时候,日韩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华业务却遭遇了“滑铁卢”。与此同时,因萨德争端升级,三星SDI西安的生产线也已闲置了数月。此外,另一家韩系电池巨头——LG化学在华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LG方面一度考虑将该项目打包卖给上汽。日本电池企业松下,尽管其当前仍旧占据着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但由于其绝大部分动力电池“押宝”在了特斯拉身上,潜在风险较大。AESC电池也将受到聆风电动车销量下滑影响,而失去竞争力。

2017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top10

从2017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来看,上半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27.5Gwh,同比增长67%。其中,全球出货量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达20.92Gwh,占整体的76%。在今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top10榜单中,我国共有6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宁德时代、沃特玛、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及力神,日本、韩国仅各两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松下、AESC与LG、三星。

总体看来,日韩两国的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均表现出弱化趋势,而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势头却越来越猛,此消彼长,在这次厮杀中中国将很有可能笑到最后,进一步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


2、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

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持续高景气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动力电池企业格局进一步集中,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据80%以上,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比亚迪稳中有进、沃特玛提升较大,三者分别位列前三。然而在三大龙头企业垄断式发展的推进下,国能电池、孚能科技两匹动力电池黑马杀入前十,分别排名第八、第九,这两家企业并不在2016年度我国动力电池企业top10榜单中。

比亚迪是我国最大的电池企业供应商,在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日本松下。而且在2016年比亚迪以全年10.02万辆的销量,同比增幅70%位居全球销冠。比亚迪生产电池向来是采取闭合垂直生产模式,电池自给自足。此外,比亚迪从之前发展新能源汽车、手机业务、到现在推出“云轨”计划。都在不断地为旗下电池产业扩张铺路。近期,比亚迪开始重新整合调整产业链,将动力电池板块独立出来,并向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根据比亚迪2017年产能规划要求,2017年产能将达20GWh,是2016年的2.7倍。

宁德时代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向国外乘用车企提供动力电池系统的企业,跨国车企的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电池也被宁德时代包揽。在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以26%的市场份额赶超17%的比亚迪,最近被曝出市场估值高达840亿。它在青海、江苏、广东都有自己的电池制造基地,电池容量达到了7.7GWh,并计划到2020年电池生产能力达到50GWh。像比亚迪一样,宁德新能源也是政府希望打造的龙头企业。

产品技术水平过硬、全方位的研发体系、广阔的市场覆盖率、高效稳定的合作都是国能电池与孚能科技能够杀入此次榜单的重要助力,可以看出对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这块蛋糕的竞争激烈异常,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其他企业挤出。


(1)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目前主要包括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锰多元材料(也称三元材料或者高镍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是锂电池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在电池成本中所占比例30%左右。

主要个股:杉杉股份、格林美、当升科技、科恒股份、厦门钨业、道氏技术、天赐材料、华友钴业、中国宝安。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材料成本的15%左右,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锡基、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合金类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主要个股:杉杉股份、中国宝安、易成新能。


(3)电解液

电解液是电池正负极之间起传导作用的离子导体,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倍率高低温)、寿命(循环储存)、温度适用范围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电解液的核心材料是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上市公司分为做六氟磷酸锂的和采购六氟磷酸锂等核心材料生产电解液的两类。

主要个股:石大胜华、多氟多、天赐材料、杉杉股份、新宙邦、江苏国泰、必康股份。


(4)隔膜

隔膜是锂电池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并使电解质离子通过。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较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其性能决定了锂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

主要个股:创新股份(次新)、沧州明珠、星源材质(次新)、双杰电气。


3、中国动力电池正在出现垄断势力

8月7日,据福布斯新闻网报道,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超过70%。也就是说,中国或将主宰全球电池产业。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51.7万辆,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销量将达150万辆。庞大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数带动电池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电池生产商大大小小接近150家。而且,中国国产锂离子电池在中国品牌电动车当中的使用率已经超过90%。

在此情况下,中国国内的电池产业也正向聚拢态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众电池企业在销量占比中逐渐下滑甚至面临关门倒闭的风险。与此同时,电池企业正向以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巨头为代表的垄断式发展。

我国不仅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第一,而且动力电池企业销量规模最大。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名中,前十排名中有七家企业来自中国,依次为比亚迪、宁德时代、沃特玛、国轩高科、力神、比克以及中航锂电。此外,万向A123和哈光学也排在11、12位。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总计销量为51.7万辆,受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我国锂离子电池年产量飙升至78亿只,同比增长高达40%。预测我国动力锂电池在全球占比中也从2015年的34%上升至2020年的70%。

目前,全球锂离子市场规模近年稳定上升,2016年全球规模达2158亿元,到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00亿元,其中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占比为66.6%将近70%。

而且业内人士预测,如果国内的动力电池产能全部释放,产能将达到170GWh/年。170GWh/年是什么样的概念,170Gwh大约可以满足年产50万辆电动大客车和50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总需求。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这样的产能是目前市场需求量的7倍以上。根据新能源规划预测,到2020年我国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71.7GWh。


中国电池产业在量上无疑是全球最“大”。但要说起“强”,目前来看,大家熟悉的电池生产商仍为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和LG化学、特斯拉超级工厂、中国的比亚迪等。

电池技术发轫于日本,而后在韩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在有又在中国市场发展壮大。但在电池技术、电池容量上中国与国外相比确确实实存在一定差距。比如,目前我国在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方面是120到140瓦时每公斤,三元材料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80瓦时每公斤。相比之下,日韩三元材料电池在2015年就可以达到300瓦时每公斤。已经开始预售的特斯拉Model 3使用的松下18650电池,能量密度就达333瓦时每公斤.

此外,国家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表示,与国外相比,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日本生产方面的规范比较严格,而我国在市场份额上超越日本,占据世界第一位。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主要是单体电池方面,但是在材料方面,甚至在一些基础电源基础研究方面,包括一致性、电池的安全性、核心技术方面,仍有较大距离。从这些层面上看,我国电池产业又是“不强”。

针对这种现状,7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召开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座谈会。在会上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电池单体350、系统260瓦时每公斤的目标。如此算来,不到两年半中国电池容量比将比现在增加两倍。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2020年电池达到350瓦时公斤每,2025年到400瓦时每公斤,2030年达到500瓦时每公斤。在动力电池研发规划方面,到2020年达到300瓦时每公斤,成本降到0.8元每瓦以下。最新的规划中要求能量密度要达到500瓦时/公斤以上。从发展目标上看,可以说是赶超国外电池行业。到2020年中国电池行业的“大而不强”也就成为过去时了。

关于中国国内电池产业“大而不强”的现象,业内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不能用“大而不强”笼统概括中国电池产业。目前来看,我国电池的能力密度,包括电池包的的确确不如外国好。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电池产业市场应用环境要优于外国。根据罗兰贝格2017年第二季度的电子移动性指数(Roland Berger's E-mobility Index Q2 2017)显示,中国国产锂离子电池在中国品牌电动车当中的使用率已经超过90%。正是中外发展电池产业的思路不同,中国电池产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步。2013年时一度电打包成电池组成本是2500元到3000元。而目前市场价格为1500元左右,成本下降近一半,而且还是搭配8年或30万公里的质保承诺政策要求。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电池产业正在走强的路上


现阶段,中国电池产业无论是在全球规模占比上,还是从发展的势头上看,中国电池“大而不强”定论已成过去时。而且从国内生产电池的企业发展规模来看,已有过去的地方政府小企业逐步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2016年国内电池企业销量排名

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电池车企尤为显著。作为排名仅次于比亚迪的宁德时代,其扩张野心同样不容小觑。在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以26%的市场份额赶超17%的比亚迪,最近被曝出市场估值高达840亿。宁德时代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向国外乘用车企提供动力电池系统的企业,跨国车企的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电池也被宁德时代包揽。宁德时代在德国、法国分设研发、销售中心,能为整个欧洲市场提供快捷的本地化服务。

而且在自主品牌领域,宁德时代与上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东南汽车、宇通、海格、金龙、重汽、东风等多家国内车企都之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宁德时代与上汽成立两家合资企业,与主机厂优势互补掘金整个产业链。

作为另外一家,与车企有着连带关系的地方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在江淮大众电动车发展带动下,扩张态势走好。此外国轩高科与北汽新能源展开深度合作。国轩高科在与中通客车签13.3亿元动力电池订单,并且拥有合肥、庐江、南京、苏州、青岛、唐山、泸州等多个生产基地。根据规划要求,2020年其产能将达60亿AH。而像之前全国遍地开花的电池企业,例如比克、力神等等一批企业,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最终或将退出电池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