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金准产业研究 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上)

发布人:管理员

前言

继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全球经济与社会正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延续。当前的中国,云计算、数据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正在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国发展为一个成熟、高效、稳健运行的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云计算以其强大的弹性和高可拓展性,实现IT资源的规模效应最大化。云计算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在不远的未来,廉价供给和按需获取的IT资源将成为企业的标配,大数据将成为每个企业都付得起的服务。云计算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技术和理念的变革,更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中国政府将云计算作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战略层面整体推进企业上云。未来5-10年内,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增长。

本报告从云计算本身的概念起源、服务模式、部署模式、宏观环境、产业链、标杆企业、商业案例等各个层面,研究云计算产业情况;从云计算助力六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流程、具体助力方式等角度,呈现云计算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在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云计算对于中国建设成为成熟、高效率运行的经济体,具有重大意义。

一、云计算概念界定与宏观环境

1.1 云计算概念界定

云计算的概念与起源:从2006年Amazon的EC2,到2011年NIST的云计算“模型说”。

什么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概念一:云计算是使用多种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一些超级计算模式的总称,其中最主要的技术包括编程模型、虚拟化、池化、数据存储和管理等;

概念二:云计算也可以被认为是通过互联网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连接起来,供用户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的一种IT资源的交付形式;

概念三:2012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结合业内各方观点,给出云计算的“模型说”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模型,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的共享池,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发布,同时实现管理成本或服务供应商预的最小化。

NIST还提出了云计算的五大基本特征、三大交付模式和四大部署模式,如下图所示。

云计算起源于何处?

云计算概念最早起源于产业界内的大型IT企业。2006年Amazon 最 早 推 出 了 云 计 算 产 品 EC2 ( Elastic Compute Cloud);2007年,IBM、Google将公司内部进行的一些分布式计算项目称为“云计算”,云计算的概念由此在业界流行开来。此后十余年间,随着产业界各企业的广泛参与,云计算概念和范围不断扩大。

信息产业三大变革:从PC革命、互联网革命,到云计算革命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影响,信息产业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产业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个人计算机革命、互联网革命和云计算革命。三次革命让信息普及程度和社会生产协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云计算的应用,颠覆了信息产业从产品销售到服务输出的原有商业模式,极大地加速了信息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自主化的发展进程。

云计算三大服务模式:IaaS、PaaS、SaaS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一直在不断进化,但目前业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式,是NIST提出的云计算三大服务模式:IaaS、PaaS、SaaS。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即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封装成服务交付给用户。典型的IaaS服务如AWS、阿里云提供的弹性主机服务。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即提供一个创建、托管和部署应用程序的环境,使开发人员专注于应用程序本身。典型的PaaS服务如Google提供的Google App Engine平台服务。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即直接将应用以云服务的方式交付给用户。典型的SaaS服务如Sales force公司的CRM,Workday公司的HRM,用友公司的云ERP。

云计算四大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行业云

云计算拥有四大部署模式,分别是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行业云,每一种都具备独特的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要求。

公有云:是放在互联网上提供的云服务,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云服务都属于公有云。公有云具有强大的可拓展性和规模共享的经济性。总体来讲,公有云还需要加强对客户数据安全性、访问性能以及对已有的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私有云:通常是由企业或政府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的,或是由运营商建设托管的,内部用户通过内部网络获得服务。私有云在数据的安全性上得到保证,可拓展性、规模效益较公有云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

混合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计算模式的混合体,如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他们相互独立,但在云的内部又相互结合,可以发挥出所混合的多种云计算模型各自的优势。

行业云:通常由垂直行业内起主导作用的企业/机构建立和维护,以公开或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企业或公众提供服务。例如,医疗云可以为不同的医疗机构提供病情数据和治疗方案等;智慧城市云可以为交通部门或市民提供GIS能力和实时交通信息等。

云计算核心技术:分布式技术、虚拟化技术、并行编程技术、Web2.0和HTML5技术、容器技术、无服务器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以数据和处理能力为中心的密集型计算模式,它融合了多项信息通信技术,是传统技术“平滑演进”的产物。核心技术主要有(包括但不止于):分布式技术、虚拟化技术、并行编程技术、Web2.0和HTML5技术、容器技术、无服务器技术。

1.2 中国云计算发展宏观环境

政策(Politics):政策红利不断加码云计算产业

2015年到2018年,中国政府关于鼓励云计算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主要从云计算的产业化发展、深入行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要环节给以指导和扶持。

经济(Economy):GDP增速放缓,企业用工负担日益加重

2008-2018年间,中国GDP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增速呈放缓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粗放型增长难以为继,精细化运营和寻找高毛利率创新业务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壮大发展新动能成为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关键词。

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支撑了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企业用工负担日益加重。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7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报告对全国31个省市近6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61%的企业认为人工成本负担重,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45%。企业用工负担的不断加重,倒逼企业积极引入新兴技术产品与服务,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增加盈利能力。

社会(Society):传统行业对云计算的需求快速增长

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支撑下,游戏、电商、视频等行业实现了广泛的用户触达和业务规模化增长。而以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物流、零售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巨大的压力。近年来,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开始选择云计算作为核心的IT资源。

技术(Technology):传统IT架构存在成本高、灵活性差和可拓展性差的缺陷

传统企业IT系统主要采用本地部署或者第三方托管,从服务器、存储器等基础设施,到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配套、应用软件开发,都在本地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专门部署和开发。

我国很多企业的IT系统采用IOE架构,即使用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和EMC的存储设备。传统IT架构在灵活性、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存在弊端。随着企业运营精细化,现代IT体系建设成为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掌握用户数据必不可少的投入,这就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技术(Technology):云计算具有成本低、配置灵活、资源共享的优势

云服务商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虚拟云化,形成资源池。在资源池内,不同的物理设备和虚拟资源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配以及快速地部署和释放。随着云平台聚集越来越多用户,云服务商的边际成本急剧下降,每多增加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趋于零。因此,云计算的服务成本要低于传统IT架构,实现了规模效应。

对企业来说,将业务搭载在云端,随时接入云服务,不仅省去了本地部署的前期投入和后续运维费用,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按需付费(在负载峰值时及时调配资源,在低谷时及时释放资源),帮助企业更经济地规划IT支出。同时,云平台搭载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AR/VR、区块链等功能,可以让用户从无到有快速获取这些能力,促进其业务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开展。

二、云计算产业分析与商业案例

2.1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析

中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持续增加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91.6亿元,同比增速34.32%,预计未来3年将以平均28%的增速持续增加。

其中,2017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264.8亿元,同比增长55.7%;私有云市场规模达426.8亿元,同比增长23.8%。可以看出,公有云市场规模的增速为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速的2倍之多。而从未来3-5年的预测来看,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速将逐渐减缓,而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平稳。考虑到数据安全和定制化需求,公有云和私有云将长期共存,预计2021年以后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市场规模和增速将趋近一致。

公有云市场中,IaaS增速最快,PaaS虽规模较小但前景广阔

受国内大规模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资源建设投资拉动,IaaS是公有云中增速最快的领域。直接面向企业用户的SaaS依然占最庞大的市场份额,SaaS比传统软件适用的时间与空间更广,能更好地抓住市场潜力巨大的长尾需求,市场前景值得肯定。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264.8亿元,其中,IaaS成为公有云市场中增速最快的领域。直接面向企业用户的SaaS依然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PaaS市场整体规模偏小,但前景广阔。

云计算产业链:以企业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上下游融合发展

云计算既是技术群落的总称,也是IT服务的交付模式的总称,由此衍生出庞大的云计算产业生态。云计算产业链从底层到上层,依次为云计算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和终端用户。其中,IaaS/PaaS/SaaS环节存在、但不完全符合上下游关系,因为三者任何一环都可以直接对外提供服务。提供SaaS服务的服务商,既可以自主搭建数据中心、搭建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也可以选择IaaS和PaaS厂商。同样,终端用户、PaaS和SaaS厂商都可以直接向IaaS厂商购买产品和服务。

在云计算产业链中,越靠近上游,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差异化较小,性能、稳定性是关键;越靠近下游,越接近用户,标准化程度越低,功能的丰富性、交互性、易用性是关键。

对于企业和政府用户来说,他们更关注购买云服务对自身的价值。因此,云计算的发展一直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上云需求,各大云服务厂商都在向上下游扩展。因此,IaaS、PaaS、SaaS的界限逐渐模糊,呈现融合发展态势。

中国云计算产业图谱

IaaS:强势扩张的基础设施环节

IaaS指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能够获得CPU、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因此可部署和运行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在内的任意软件。消费者不对云计算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或控制,但能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存储空间、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获得有限制的网络组件(如: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的部分控制权。

中国IaaS市场主要参与者类型有: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腾讯、金山等)、创业公司、IDC/CDN厂商、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硬件厂商(华为、浪潮)、国际厂商以及从事云安全、云存储、云管理(MSP)的专业型厂商。根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测算,2017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中,阿里巴巴占比45.5%,远高于腾讯、中国电信、金山等企业。

IaaS层具备较强的资本壁垒,产业集中效应十分明显。IaaS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有三个:拥有IDC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产品和解决方案成熟度以及客户服务体系的搭建能力。

PaaS:上下游打通的生态建设环节

PaaS指平台即服务,服务对象包括两类:企业的IT部门(ToBusiness)和软件开发商(To Developer)。PaaS不仅提供操作系统、运行环境、开发工具、数据库等服务,同时承载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应用。

很多大中型企业在IaaS采取混合云架构或者多云架构,又不满足于SaaS标准化服务,对效率、协作、打通的要求越来越高。PaaS平台不仅可以管理和调配多样化底层IaaS资源,且能够打通上层应用,让各项应用的效率和协作效率最大化。

PaaS层下接IaaS层,上接SaaS层,IaaS、SaaS厂商向PaaS延伸是趋势,目前国际领先的云计算厂商几乎都具有PaaS能力。当前国内的各大云计算厂商阿里云、腾讯云、浪潮云、华为云等,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开放云生态。

根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测算,2017年中国公有云PaaS市场份额中阿里云占比27%。对比AWS、Oracle、Microsoft、IBM等玩家,阿里云虽然在体量和技术上还有一定差距,但其凭借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的高占有率,已经成为中国PaaS市场份额最大的厂商。

SaaS:最具丰富性的上层应用环节

SaaS指软件即服务,厂商先把软件安装在自己的服务器或者IaaS上,其他使用者只需通过互联网接入,无需耗费磁盘以及服务器空间等资源。

服务对象包括个人(To Customer)与企业(To Business)。面向个人的SaaS产品 有 在线文档编辑、表格制作、账务管理、文件管理、日程计划、照片管理、联系人管理等。面向企业的SaaS产品主要 是 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OA(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等。

SaaS厂商分为云原生厂商(Salesforce、销售易、环信)和云转型传统软件厂商(Oracle、金蝶、用友、奥哲网络)。根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测算显示,目前国内SaaS参与者众多,前几名的市场份额无明显差别,优势不明显,市场格局呈现碎片化。

随着传统企业上云需求增多,SaaS厂商正在向集成方面发力,针对特定行业添加新的开发工具、集成和部署选项。ERP、CRM等通用型领域国际厂商占有重要地位;餐饮、供应链、电商等垂直领域更了解本土用户需求的国内服务商居多。

2.2 中国云计算商业案例分析

AWS:强调公有云建设,为业务场景服务

AWS(Amazon Web Service)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综合性云计算厂商。AWS内生于Amazon的电商业务,因为电商客流峰值和低谷明显,对服务器的弹性需求明显。Amazon后将部分闲置服务器出租给其他企业,逐渐形成了弹性好、可用性高的公有云平台。AWS强调公有云建设,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降低计算、存储、传输成本,为客户的多种业务场景赋能。

AWS产品线全面,覆盖了IaaS/PaaS/SaaS层,并且持续发布新品,保持领先地位。顺应当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AWS不断有新功能上线。

AWS已实现规模化盈利,行业客户覆盖较为全面

除了游戏、电商、媒体等互联网领域,AWS的服务已经逐渐向全球制造、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拓展,实现了业务场景的多元化。

近几年来,在屡次降价的前提下,AWS仍然实现了20%-30%的毛利率;2018年第一季度,AWS为Amazon贡献了72.7%的营业利润。与电商业务和其他业务相比,云服务是Amazon公司最赚钱的业务。

阿里云:亚洲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

阿里云创立于2009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云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发者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根据2017年8月阿里巴巴财报数据显示,阿里云付费云计算用户超过100万,2018年,阿里云在中国云计算的市场份额占比为45.5%,排名第一,成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

阿里云的产品线包含存储与分发服务、弹性计算服务、数据存储及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应用服务、安全与管理服务等多种类别。阿里云在全球18个地域开放了49个可用区(了解全球基础设施),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此外,阿里云为全球客户部署200多个飞天数据中心,通过底层统一的飞天操作系统,为客户提供混合云体验。

阿里云向传统行业纵深拓展,推动行业云建设

除了电商、游戏、视频、移动应用等互联网领域,阿里云开始向更广阔的传统行业拓展,拥有多个传统行业的云解决方案,助力传统行业上云。

阿里入股与卫宁健康、润和软件、石基信息、恒生电子,在医疗信息化、金融科技和酒店餐饮等领域分别与四家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入股B端传统细分龙头,抢占医疗、金融、零售等行业B端业务入口、支付入口、大数据入口。

阿里云营收高速增长,但仍处于高投入阶段

阿里云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开拓者,虽然与全球云服务厂商第一的AWS在业务体量上相差8倍左右,但在增速上却远高于AWS。

根据金准产业研究团队测算,阿里云在2014-2018年这四年间整体营收增长约20倍,其中2015-2017年连续三年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速,而AWS的增速则从69.7%下降到42.9%。从阿里巴巴公布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2018自然年的营收规模为213.6亿元,相比2017年的111.7亿元,增速高达91.2%。但从营业利润来看,阿里云仍处于高投入阶段,尚未实现盈利。

浪潮云: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

浪潮云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组织提供IaaS、PaaS、DaaS、政府Service、企业Service服务,致力于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安全、可信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让计算无处不在。

浪潮云拥有超过1000+种SaaS应用,其打造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接入超过380万个设备,浪潮云已在全国构建了50余个工业互联网联盟,聚集了5000+合作伙伴,推动百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浪潮云依托50余个云数据中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浪潮云依托浪潮集团在政府、行业、企业信息化领域30余年的深厚经验技术积累,为区域政府、行业部委、大型企业三类用户提供专业、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大型企业客户覆盖电商、物流等互联网领域,也包括金融、教育、制造、医疗等传统产业。

依托在全国布局的6大核心云数据中心以及47个地市云数据中心,浪潮云正为全国140余家省市政府及74万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以金融行业为例,浪潮云解决方案帮助金融企业构建灾备云、

测试云和托管云

浪潮金融云解决方案结合浪潮云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企业云服务能力,打造卓越的端到端金融云解决方案,目的就是帮助金融企业构建灾备云、测试云和托管云,一键搭建基础环境,自动完成所有资源的创建和配置。

其中,浪潮灾备云提供混合云及专线产品,支持自有设备托;也提供DDoS高防、入侵检测、Web应用防护等专业产品,以及支持可用区、同城双活、两地三中心等容灾方案。托管云提供一站式、高可用、高安全、快捷灵活的业务托管平台,包括Tier 3+级别数据中心机房、丰富的网络接入资源和一站式运维支持等。

三、云计算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3.1 云计算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中国正从互联网时代迈向数字化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红利逐渐取代了人口流量红利。借助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商业价值,创造数据、产品、技术可迭代的闭环商业模式,孕育着下一轮的创新增长机遇。

中国的传统产业(金融、教育、医疗、制造、物流、零售等)对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着巨大需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不断提高我国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p style="margin-top: 0px;margin-bot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