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数字赋能激荡发展活力

发布人:金准数据

微信截图_20211208101008.png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占浙江全省不到1/400的面积,贡献了8%的新增注册企业、8%的税收、19%的进出口额、12%的实到外资。”在7日于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浙江省自贸办副主任、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如是介绍,并发布浙江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十大标志性成果。


  观察浙江自贸试验区,作为浙江制度创新的高地,其以数字赋能“数字自贸区”“油气自贸区”“枢纽自贸区”建设,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愈发凸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排头兵”作用显著增强。

  浙江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十大成果发布

  最近2个月里,浙江自贸试验区依旧步履不停地开展制度创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探索形成了第七批十大标志性成果。

  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涌现了多个“全国首个”成果。例如,11月10日,全国首个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无纸化试点在舟山启动,免去了纸质单证在宁波、舟山口岸的流转,实现企业“少跑腿”,加油更便利;“双十一”期间,宁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现全国五连冠,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破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城市。

  浙江发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也是其中一大成果。张钱江表示,这填补了国家外贸综合服务工作领域的标准空白,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浙江经验”。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亦实现若干突破。据介绍,杭州片区滨江区块落地全国首个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的银行标准化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获取本外币融资的便利度;金义片区义乌综合保税区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赋予了区内企业从事保税、非保税业务的“双重身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此外,第七批十大标志性成果还包括:9月28日,义乌—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海铁联运专列首发,得益于两地口岸监管一体化,义乌货物通过这条专列通关出口,时间可节省2至3天;11月10日,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产能预售交易模式上线,上线首日订单总额达9500万元,该模式下,企业可提前7天至3个月销售未来产能,实现期货和现货合作,服务实体经济……

  数字赋能打造“三个自贸区”金名片

  张钱江介绍,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一年多来,浙江各有关单位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在各自职能领域积极开展相关改革探索,形成合力助浙江自贸试验区加速发展,着力打造“三个自贸区”金名片。

  例如,浙江省财政厅创新出台了《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办法》,自2021年到2025年,浙江每年统筹安排一定规模资金,对各片区实行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通过财政体制的放权赋能和引导激励,为自贸区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浙江省文旅厅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推进文旅产业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

  在“数字自贸区”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先后推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推进一批多跨场景应用落地,夯实平台、制度、项目基础。“近期我们正式发布了自贸区海外仓服务在线,被商务部向全国推广,目前已服务外贸企业超5万家。前三季度,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市实现数字服务贸易额1410亿元,占浙江全省的96.8%。”张钱江说。

  同时,浙江自贸试验区升级打造保税油加注数字化调度平台2.0版,加快研发建设保税商品登记系统,打通了在油气仓储、交易等各环节的堵点痛点,发力打造“油气自贸区”。前三季度,浙江自贸试验区实现船用燃油供应量383.5万吨,油气贸易额超8000亿元。

  据介绍,在打造“枢纽自贸区”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集成推出国际集装箱“一件事”,上线“义新欧数字服务在线”,升级打造江海联运数据中心,有效缓解国际航运领域“一箱难求”问题。前三季度,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高于上海港、新加坡港,“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502列,增速高于全国38.6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内、国际物流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作者:田博群

注 本文转载已注明出处, 仅供分享、学习,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敬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及时更正,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