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和复旦大学关系密切。出生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第一任校长。从2019年起,两地还陆续合作建设了义乌复旦创新研究院、复旦义乌研究生教育基地等项目。
上海发生疫情以来,义乌主动与复旦大学联系,详细了解其物资需求,并第一时间启动物资筹集相关工作。
“第一批发往复旦大学的生活物资主要有牛奶、面包、洗发水、香皂,肉干制品等。”王荣建说,目前他们已建立线上交流群,用于及时了解学校的物资需求,并第一时间提供支援。
日前,一辆红色卡车从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驶往上海,车上装有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等防疫物资,价值超30万元。
“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参与了义乌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在他们在上海积极参与抗疫事业,我们也想尽一份力。”杭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党委相关负责人王福元说。
分拣、净菜、装袋……在义乌一农贸市场,上百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将蔬菜、米、肉等食品分装打包成1.2万份物资。
“直接在义乌装袋打包,全程冷链车运输,不仅能确保食材新鲜减少损耗,还能在物资抵达上海后直接分发,减轻上海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批物资已经顺利运抵上海。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作者:宋宇晟
注 本文转载已注明出处, 仅供分享、学习,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敬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及时更正,谢谢合作!